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辅导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学习笔记

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科学转换

来源:233网校 2008-05-07 08:45:00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是二级建造师的基础科目课程(点击听课>>)。该科目立足于建设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实施的全过程,涵盖了建设工程成本、进度、质量、安全与环境、合同、信息几个方面,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泛,但是考试的重复性比较大,不要逐字逐句看书,跟着233网校老师走,学会抓重点,就必定能通过。233网校老师教你本科目通关秘籍,实施最保守的得分方法,你都能高分通关。单选通过排除法等各种问题技巧得分至少70%~80%的分数,即49-56分。多选题尽量不要出现得0分的题目。除少数几个绝对有把握的题,有几个选几个,得8分左右。剩下21个题目都只选2个选项,其中假设有4个题目正确答案就2个选项,得8分;剩余17个题目得一半分,即17分;多选题总分可得33分。此时总分至少为82分,能顺利通过考试。

    摘   要:本文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应该按照逐步由全过程造价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向全面造价管理范式转换的原因和步骤。同时,本文还讨论了现有各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差异和它们各自适用的情况以及建设项目工程全面造价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与方法。 
    关键词: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造价管理;全面造价管理;管理范式转换 
    自从前国家计委于1988年提出要在全国推行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以来,一直到2003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1]为止,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初步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下基于统一定额的管理范式向基于工程量清单的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但是这一步转换并没有完全实现我们要向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转化的最终目标,甚至连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者也承认这一规范中给出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2]。为此,近来不管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企业都十分关注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未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如何发展和向转变的大问题,是我国未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究竟采用何种主导模式(范式)的大问题。
    现在国际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基本模式:其一是英国人最先在1980年前后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其二是我国最先在1988年前后提出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其三是美国人最先在1993年前后提出的全面造价管理模式。作者认为首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全球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史进程,然后再通过对现有这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最终才能给出我国未来应该采纳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研究结论。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历史发展进程
    人们对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管理科学的不断拓展而逐渐进步和展开的。最初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始于人们对家屋建造成本的管理,现在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发展成了管理科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领域,并被应用到了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中。这一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是人们经历了几千年工程建设实践的结果,是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结果。
    自20世纪30年代一些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被应用到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领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从简单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开始向重视项目价值和投资效益评估以及项目经济技术分析的方向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就已经有人将项目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项目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等项目评估技术方法应用到了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之中并创建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不但使得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而且使得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战之后的全球重建时期,大量的建设项目为人们提供了开展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机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这一时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国纷纷成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协会组织,如1951年澳大利亚工料测量师协会(aiqs)宣布成立,1956年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aace)成立和1959年加拿大工料测量师协会(ciqs)等宣告成立。这些组织的专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合作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造价确定、造价控制、造价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且创立了被称为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各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和学术机构先后开始了对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的探索工作。例如,美国国防部等政府部门从1967年开始探索“造价与工期控制系统的规范”(cost/schedule control system criterion--c/scsc),后经反复修订而成为现在最新的项目挣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的技术方法[3],这是一种建设项目造价和工期集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另外,1976年成立的国际造价工程联合会(icec)联合了全世界26个国家的造价管理协会和工料测量师协会为推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一般认为从此人们开始了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重新认识,所以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进入现代阶段的起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现代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下述三个:
    1、以英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为主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4]
    2、以中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为主推出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5]
    3、以美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为主推出的“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6]
    这使得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在究竟应该以哪一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作为主导模式(或范式)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例如,在1998年美国新新纳提召开的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aace-i)年会和国际造价工程师联合会会议,与会专家和代表多数认为应该将“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定为21世纪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技术与方法,他们认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面管理的模式已经成熟,所以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将会是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主导模式(dominate design)或叫范式(paradigm)。但是我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多数工程造价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应该使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导模式,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导模式。作者认为“何去何从”主要取决于这些不同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所以只有通过对于它们适用性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各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适用性的分析
    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就进入了现代项目管理的阶段,由此导致了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7]。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究我国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作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三种不同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作一番比较研究,通过充分讨论它们各自的适用性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才能够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1、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最早是由英国人提出的,现在能够找到的最初文献是英国的a.gordon于1974年6月在英国特许测量师协会《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的“3l概念的经济学”一文。随后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其中o.orshan 在“全生命周期造价:比较建筑方案的工具”一文中首次从建筑方案比较分析的角度讨论了在建筑设计中全面考虑工程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概念与思想。然后r. flanagan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问题”一文中从建筑经济学角度讨论了这一模式的主要内涵。早期这方面比较重要的著作还有p. e.dellasola 等人的《设计中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j. bull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等。同时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和特许建筑师协会(riba)也组织出版了《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南》[8] 等指南和手册。这些代表性的文献给出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关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及其适用性的分析与结论如下:
    1)它是用于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和决策的一种工具,是一种用来选择项目备选方案的数学决策方法,但是它不能用来做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备选方案评选中要遵循工程项目建造和运营维护两个方面成本最优的原则。
    2)它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手段,用它可以计算一个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全部成本以及相应的社会与环境成本等。它是用来确定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从项目成本和价值两个方面去安排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
    3)它是一种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项目前期、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期)造价最小化的一种计划方法,是一种追求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最小化和项目价值最大化的计划技术。
    综上所述可知:
    1)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模式主要是在项目设计和决策阶段使用的一种全面考虑建设项目成本和价值原理和方法;
    2)它有助于人们在项目全过程中统筹考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并帮助人们提升项目的价值。因此这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主要是一种指导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建筑设计的方法,但是它并不能用于对建设项目造价的估算、预算和全过程造价控制,所以它的适用性存在较大的局限。当然,这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作为一种投资决策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所以它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的工作者中就有一批人先后提出了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特别是在1988年前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若干规定》(计标[1988]30号)[9]的通知,通知提出了:“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建立健全投资主管单位、建设、设计、施工等各有关单位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责任制”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从而奠定了我国率先提出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基础。同时,国内外也先后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例如,国内的徐大图和龚维莉等人就提出过这方面的观点[10],国外的r.e.dragoo等人在“实时造价管理”[11]一文中就提出只有使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管理好建设项目造价的观点。
    关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和适用性的分析与结论如下:
    1)它是一种基于活动和过程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是一种用来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方法。它强调建设项目是由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过程,所以其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应该使用基于活动和过程的方法,因此人们必须按照全过程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去开展这种管理工作。
    2)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确定中使用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这种方法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全部工作分解成一系列的项目活动,然后分别确定出每项活动消耗或占用的资源,最终根据这些资源及其价格信息确定出一个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
    3)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使用基于活动的造价控制方法(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abm),这种方法强调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必须从项目活动数量和方法的控制入手,通过消减不必要的项目活动和改进低效的活动方法去减少资源消耗,进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综上所述可知:
    1)这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要求使用基于活动的方法去确定和控制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
    2)它要求使用对于项目活动及其方法的分析和改进去降低或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从而实现建设项目造价的全面控制和最小化。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成本确定与控制,但是它未能充分考虑一个建设项目的建造与运营成本的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问题,所以它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也存在有一些局限。当然,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方面是比较科学的,所以这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3、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最早使用“全面造价管理”一词的文献是1978年由b.j. mitchell所著《图书馆职能的造价分析》一书,随后j. p. campi发表了在企业中应用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和结果的研究报告[12],接下来著名的国际财务管理咨询公司--安永公司出版了供制造企业使用的《全面造价管理方法指南》[13]。然而这些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都不是针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按照其美国造价管理协会会长r. e. westney的说法,他是最早于1993年在“90年代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14]一文中提出了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理念。此后美国工程造价管理界对这种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到今天这种管理模式也发展成了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之一。
    关于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和适用性的分析与结论如下:
    1)这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它可以用来分析、评价、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它强调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要全面考虑项目各种要素的影响,要集成管理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造价,要促使全体项目相关利益主体都参与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
    2)这一模式中包含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它同样要求在评价、分析和设计建设项目时要考虑项目建造和运营维护这两种成本。这种管理模式还包括通过全体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参与造价管理去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和方法。
    3)这种模式中还包含有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它要求人们按照基于活动的确定和管理方法(abc & abm)去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这种管理模式进一步还包括了建设项目造价的全要素集成管理和全风险造价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和方法。
    综上所述可知:
    1)这一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全面”,它不但包括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它还包括了项目全要素、全团队和全风险造价管理等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2)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现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种全面集成,即是一种对于建设项目造价全面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它至今基本上还是一种原理和思想,它在方法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这使得它的适用性同样存在较高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全面,最终一定会成为未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page]
    三、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的论证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于一般管理范式的定义及其转换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的文献包括王振江等人1999年的“论管理范式转换”[15],张方华2000年的“论我国企业管理范式的转换”[16]和余敬等人2002年的“传统管理范式与管理新范式的比较”[17]等等。但是有关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及其科学转换方面的学术文章并不多,本文针对一般管理范式转换的影响要素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的论证给出了作者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1、这种范式转换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知识的历史发展和逻辑问题
    任何管理范式的转换都必然会受其管理知识历史发展情况和发展逻辑的客观影响,因此任何一个专业管理领域的范式转换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该专业管理领域的知识历史发展情况和发展逻辑的要求,即任何一个专业管理领域新范式的生成都必须适应其知识体系发展的现状和逻辑规律,因为任何管理新范式都必须有其全新的管理知识体系作为支撑。例如,我国企业管理范式的转换就逐步完成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型管理范式到经营型管理范式的转换,然后进一步发展到向创新型管理范式转换的这样过程。然而这种我国企业管理范式转换的过程正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知识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客观逻辑规律所决定的,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引进了国外的经营管理知识,然后才引进了管理创新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才有了这一企业管理范式转换的路径。
    显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也必须体现这种管理范式发展的客观逻辑规律。对照分析前面所述的三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模式,人们不难发现:
    1)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模式虽然综合考虑了项目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集成管理,但它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它难以成为我国未来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但是人们可以借用其中的全生命造价管理思想与原理。
    2)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比过去计划经济下基于定额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进了一大步,但是它未考虑项目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集成管理问题,所以它也无法成为我国未来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主导模式,不过其中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与控制思想和方法是可取的。
    3)不管从其蕴含的管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还是从其中的管理知识历史发展变化逻辑规律来看,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最有可能最终成为我国未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因为这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但同时包含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与方法,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全要素、全团队和全风险等造价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这三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发现:实际上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还蕴含有最为宽广的管理知识内涵并且最为符合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发展的逻辑规律。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内涵的逻辑关系可见下面的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这一模式不但涵盖了建设项目全生命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而且还包括了一系列新的管理知识内涵。这正是作者确信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最终会成为我国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新范式的主要论据,因为不管从管理知识的历史发展进程还是从知识内涵的逻辑涵盖范围等因素上说,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都具备作为我国未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条件

图1 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逻辑空间和逻辑关系图

2、这种范式转换中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思想形态的影响问题
    任何一个管理范式的转换都会受到在其同一时期的各种相关专业知识和思想形态的影响。对于管理范式转换能够产生影响的这类主要因素有:人们同期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和人们同期的政治意识与社会道德理念和思想的发展。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同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保、生态、动物保护等各方面思想观念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当今对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影响最大的要素有两个:
    其一是现代项目管理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急剧发展与变化,其二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形态和道德意识的变化。所以有必要就这两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讨论和论证。
    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其信息产业产值超过了gdp半数而宣布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已先后宣布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工业和农业社会经济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创造财富和利润的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增产节约为主转变成了更多地倚重于变革或创新。由于各种创新或变革都需要通过以项目的方式来实现,所以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学科发展之一就是项目管理学科的急剧发展,它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传统项目管理到现代项目管理的范式转换。现代项目管理不当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特别强调项目全团队的合作、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集成管理等全新的知识和方法。这些变化进一步对人们的政治意识和社会道德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如从2000年开始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建设面向项目的组织与社会的努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些现代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政治意识及社会道德的转变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管理范式向现代管理范式转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条件,随着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科学和我国向信息社会的迈进,这些也正在积极地影响着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作者通过研究发现:虽然我国现在正在开展和逐步完成由基于定额的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但是国际发展惯例和各种事实引进证明今后我们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下,必然会进一步向更为全面和集成的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范式进行转变。这既会是现代项目管理科学发展和推动的必然结果,也将是我国整个信息社会发展与知识经济进步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
3、范式转换中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既得利益格局问题
    在一种管理范式替代另一种管理范式的过程中必将会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和既得利益格局重构的问题,在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中同样会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求和既得利益格局变化的问题。不管是从基于定额的传统造价管理范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化过程中,还是未来进一步向全面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过程中都需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作者通过分析研究认定: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从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转变的要求条件,但是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转换的要求条件,因为我国现阶段仍然处在商品经济为主的阶段,我们的知识经济水平相对还比较低,所以在向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和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方面还时机不太成熟。
    另外,我国社会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现有既得利益格局变化及其影响也不允许我们立刻就转变成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而只能首先实现从基于定额的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转换成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等待这方面既得利益格局发展变化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范式转换。因为在这些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既得利益格局的打破,那些适应了过去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人们肯定会进行必要的“抗争”,而且这种“抗争”的力度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的程度大小有关,如果我们由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范式一下子就转换到建设项目全造价管理模式,就有可能会出现过度“抗争”从而导致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夭折或失败。
    现今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中的既得利益格局变化的实际情况是: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正在抛弃我们已使用多年的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尤其是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基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这使得我国原有那些熟悉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人们有些被淘汰出局了,剩下的正在努力学习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各种知识并努力实现自身知识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易马上开展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工作,只能设法组织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学界去积极研究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为我国最终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转换创造条件。
    四、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有关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转换问题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必须经历两个阶段,其一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从基于定额的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向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其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转换。这种两步走的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过程与步骤如下面的图2所示,其中每一步转向的新范式都必须充分吸取旧范式中的精华,从而实现一个具有扬弃性质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新旧范式的科学转换。

施工管理科目主要学习内容如下: 1.施工管理。包括施工方的项目管理,施工管理的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的动态控制,施工项目经理的任务和责任,施工风险管理,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和方法。 2.施工成本管理。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建设工程定额,合同价款约定与工程结算,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 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目标。包括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和措施。 4.施工质量管理。包括施工质量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施工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施工质量的政府监督。 5.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6.施工合同管理。包括施工发承包模式,施工合同与物资采购合同,施工计价方式,施工合同执行过程的管理,施工合同的索赔。 7.施工信息管理。包括施工信息管理的任务和方法,施工文件归档管理。

图2 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过程示意图

    作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过程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其一是新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代替旧的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而不是“革命”式的变换;其二是新旧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在转换过程中应该有一段时间的并行期或搭接期以便能够实现这种管理范式转换的平稳过渡,而不能按照简单“接续”式进行变换;其三是这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必须能够使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并且要能够使全社会共同受益,而不能只是项目业主或项目承包商等某个单方面受益;其四是这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转换必须考虑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以及既得利益格局变化的影响,而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经验。
    这些要求使得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转换必须按照上图给出的两步走模式进行,我们必须首先完成从基于定额的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然后才能再进一步去完成由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向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贯彻gb50500-2003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作就是第一步转换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只有在完成了第一步范式转换的全部工作以后才能进一步开展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和最终实现按照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去管理好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的目标。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70题,每题1分,共计70分;多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总计120分。大家根据233网校老师讲课中的章节重难点指引,看最新教材进行预习,再来听精讲班老师解读教材考点,听课时就不会一头雾水,思路会比较清晰,也容易掌握各个考点。点击听课,进入备考>>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