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辅导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历年真题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5.10不完整版)

21、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中,为便于进行抽样检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采用的检验批形式是(    )。

A.流动批

B.稳定批

C.组合批

D.全数批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只要条件允许,最好采用稳定批形式,其优点是容易进行抽样检验。

22、下列统计分析方法中,能够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整理分析施工质量原始数据的是(    )。

A.相关图法

B.分层法

C.排列图法

D.检查表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分层法是指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

23、根据《民法典》,订立合同通常应经过的环节是(    )

A.招标和投标

B.谈判和签约

C.邀请和接受

D.要约和承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约和承诺是订立合同的必经环节。

24、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对于需要备案的项目,企业应根据属地管理原则,通过项目在线监管平台进行备案的时间是(    )。

A.提交项目申请书前

B.开工建设前

C.施工图设计后

D.初步设计后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企业应根据属地原则,在开工建设前通过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①企业基本情况;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③项目总投资额;④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

25、采用施工总承包招标的工程,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基础通常是(    )

A.施工图设计

B.技术设计

C.初步设计

D.方案设计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投标人通常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进行投标报价,在工程开工前即有较为明确的合同价。

26、在工程网络计划合理可行的的提下,关于各种工期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计划工期不应超过计算工期

B.计划工期不应超过要求工期

C.要求工期不应超过计算工期

D.要求工期不应超过计划工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选项A错误:计划工期不一定不超过计算工期,因为如果要求工期小于计算工期,计划工期可能会小于计算工期。 选项B正确:计划工期应当满足要求工期的要求,即计划工期不应超过要求工期。 选项C错误:要求工期可以超过计算工期,具体取决于任务委托人的要求。 选项D错误:要求工期和计划工期的关系是要求工期不小于计划工期,而不是相反。 所以,正确答案是B。

27、施工投标资格预审中,与合格制相比,采用有限数量制时,需要对资格预审申请文件进行的不同工作是(    )。

A.初步审查

B.面谈答辩

C.详细审查

D.量化打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在审查标准上无本质区别,都需要进行初步审查和详细审查。两者区别就在于有限数量制需要对通过审查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进行量化打分。

28、将施工总成本分解到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再进一步分解到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法是按(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

A.成本组成

B.实施进度

C.项目结构

D.施工组织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按项目结构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 大中型工程项目通常是由若干单项工程构成的,而每个单项工程又会包含多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是由若干分部分项工程所构成。因此,首先要把项目总成本分解到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中,再进一步分解到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中。

29、施工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针对项目重大安全风险填写的清单汇总造册后,应报告的主管部门是(    )。

A.项目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B.项目属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企业注册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建设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30、按照施工作业技术交底要求,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书的编制人和批准人分别是(    )

A.项目技术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

B.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企业技术负责人

C.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

D.项目技术人员和项目负责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是取得好的施工质量的条件之一。为此,每一分项工程 开始实施前均要进行交底。为做好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并经 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

31、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所起的作用是(    )。

A.施工部署、进度协调

B.统筹规划、重点控制

C.资源配置、绩效考核

D.实施策划、动态控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起着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32、施工现场容易导致倾覆事故的危险源是(    )

A.高处作业

B.悬空作业

C.吊装作业

D.爆破作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易发生坍塌倾覆事故的主要危险部位和施工过程有:基坑作业、边坡作业、人工挖孔桩施工、脚手架/防护架搭拆、模板工程搭拆、拆除工程施工、挡土墙施工、物料提升机、塔式起重机、滑模、接料平台、移动操作台等。

33、下列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分析方法中,既可以进行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局部比较,又可用来分析预测工程项目整体进度状况的是(    )。

A.横道图比较法

B.S曲线比较法

C.垂直图比较法

D.前锋线比较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前锋线比较法既适用于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局部比较,又可用来分析预测工程项目整体进度状况。

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所采用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中,“P“对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是(    )

A.持续改进

B.绩效评价

C.资源支持

D.体系策划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实施PDCA循环管理,不断持续改进。组织在不断完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要求的同时,通过PDCA循环管理完成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从而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进,实现持续改进的要求。

35、某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状况如下:年初结余100万元,当年提取800万元,当年实际支出1020万元。该企业针对当年安全生产费用赤字的解决办法是(    )。

A.当年末补提安全生产费用120万元

B.当年末从税后利润中弥补亏损120万元

C.来年每月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10万元

D.来年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220万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00+800-1020=-120万元,这意味着企业在当年出现了120万元的安全生产费用赤字。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出现赤字(即当年计提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加上年初结余小于年度实际支出)的,应当于年末补提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按规定标准连续两年补提安全生产费用的,可以按照最近一年补提数提高提取标准。

36、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企业最高管理者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应履行的职责是(    )。

A.确保体系实现其预期目标

B.确保获得体系建立所需资源

C.指导相关人员为体系有效性做出贡献

D.协调体系建立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关系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组织最高管理者应任命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并授权管理者代表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管理者代表职责有: (1)具体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日常工作,即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向最高管理者定期汇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供管理评审时使用。 (3)协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最高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建议。

37、某工程截至某时刻,已完工程预算费用7800万元,已完工程实际费用8100万元,拟完工程预算费用7600万元。采用挣值法分析该工程实际状况,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费用超支300万元

B.费用节约200万元

C.进度拖后200万元

D.进度提前500万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费用偏差=7800-8100=-300万元,费用超支300万元。 进度偏差=7800-7600=200万元,进度提前200万元。 综合上述,A选项说法正确。

38、工程施工前,制定和确认施工验收层次划分方案的正确做法是(    )

A.由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共同制定,经建设单位确认

B.由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制定,经项目监理机构确认

C.由施工单位制定,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后建设单位确认

D.由项目监理机构制定,经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认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A选项错误:虽然项目监理机构参与审核,但划分方案应由施工单位单独制定,而不是共同制定。 B选项错误:设计单位不直接参与施工验收层次的划分,主要由施工单位负责制定。 D选项错误:项目监理机构负责审核,而不是制定划分方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39、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进行的工作有:①制定质量计划;②完善组织架构;③明确施工过程控制要点;④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仅就上述工作而言正确的顺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过程如下: (1)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2)完善组织架构。 (3)制定质量计划。 (4)强化人员培训。 (5)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6)明确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7)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8)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40、按照施工质量事故原因分析步骤,在收集事故信息后、制定处理方案前需进行的工作是(    )。

A.选择事故原因分析方法

B.确定受影响因素范围

C.明确事故原因分析职责

D.界定受影响对象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收集事故信息 ②确定受影响的因素 ③制定分析计划 ④进行原因分析

备考刷题233网校APP提供二建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进入下载APP刷题

刷题.png

资料二建备考PDF资料下载 | 二建干货笔记 | 二建学霸笔记

刷题二建章节试题免费刷 | 历年真题在线演练 |

二级建造师考点、难点太多记不住?233网校老师带你读薄教材,举一反三,学习做题更有效率!点击进入听课>>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