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二级建造师 /基本规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基本规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基本规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基本规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二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江凌俊
所属科目: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4章相关法规/4.2建筑工程通用规范/4.2.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有关规定
所属版本:2025

基本规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介绍

(1)工程项目各方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确需修改的应报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文件,并应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技术交底

(1)施工前应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作业条件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标准以及安全与环保措施等,并应保留相关记录。【简答】

 

复验

(2)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进场检验。

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应按各专业相关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简答】

见证检验

(3)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应在建设单位或者监理单位的监督下现场取样、送检。

 

工序衔接

(4)施工工序间的衔接 ,应符合下列规定【简答】:

①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应保留检查记录;

②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保留检查记录;

③对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中提出检查要求的重要工序,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字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④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留存现场影像资料,形成验收文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套筒灌浆

(5)主体结构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套筒灌浆连接应采用由接头型式检验确定的相匹配的灌浆套筒、灌浆料,灌浆应密实饱满。

装饰装修

(6)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涉及主体结构和承重结构变动时,应在施工前委托原结构设计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或由鉴定单位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鉴定,依据鉴定结果确定设计方案。

 

屋面

③屋面保温层和防水层完工后,不得进行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等有损屋面的作业;

④屋面瓦材必须铺置牢固,在大风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0:54:45

基本规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考点试题

简答/论述/问答 1.施工前应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答察解析: 施工作业条件、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标准以及安全与环保措施等,并应保留相关记录。

单选题 2.下列关于屋面工程施工的相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 . 每道工序完成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B . 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
C . 屋面保温层和防水层完工后,不得进行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等有损屋面的作业
D . 屋面瓦材必须铺置牢固,在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50%时,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屋面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工序完成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2)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
(3)屋面保温层和防水层完工后,不得进行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等有损屋面的作业;
(4)屋面瓦材必须铺置牢固,在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单选题 3.关于工序验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每道工序完成后,需经建设单位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B . 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报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
C . 监理单位提出检查要求的工序,应经项目监理机构检查认可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D . 只有分项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项目监理机构参加验收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施工工序间的衔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应保留检查记录;
(2)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保留检查记录;
(3)对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中提出检查要求的重要工序,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字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留存现场影像资料,形成验收文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多选题 4.屋面瓦材必须铺置牢固,在(  )时,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A . 大风
B . 地震设防地区
C . 屋面坡度大于100%
D . 严寒地区
E . 寒冷地区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屋面瓦材必须铺置牢固,在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简答/论述/问答 5.背景资料;
某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地上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士局部为软弱土层、设计采用3:7灰土垫层换填的地基处理方案。
施工前,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 55032的有关规定,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开挖基坑后,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灰土垫层分层铺填夯实,并通过现场试验检验压实系数。
钢筋进场时,项目部检查了钢筋的外观质量、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及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了钢筋性能及重量。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完工后,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代表性的部位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检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包括:①屋面找平层分格缝纵横间距为8m;②卷材防水层施工由屋面最高标高向下铺贴;③防水卷材冷粘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0°C;④女儿墙的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为2%;⑤高温天气施工防水材料混合料在24h内用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时指出方案中存在错误,要求整改。
问题:
1.该项目施工前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哪些?
2.灰土垫层施工中应检查的内容除压实系数外还有哪些?
3.钢筋进场时,需抽样检验的钢筋性能指标有哪些?
4.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检验项目有哪些?
5.针对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答察解析: 【第1问】
施工前应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作业条件、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标准以及安全与环保措施等,并应保留相关记录。
【第2问】
分层铺设厚度、夯实时的加水量、夯压遍数。
【第3问】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
【第4问】
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
【第5问】
不妥之处一:屋面找平层分格缝纵横间距为8m。
正确做法:找平层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分格缝的宽度宜为5~20mm。
不妥之处二:卷材防水层施工由屋面最高标高向下铺贴。
正确做法: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
不妥之处三:防水卷材冷粘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0°C。
正确做法:防水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不应低于5°C。
不妥之处四:女儿墙的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为2%。
正确做法:女儿墙的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
不妥之处五:高温天气施工防水材料混合料在24h内用完。
正确做法:高温天气,施工防水材料应随用随配,配制好的混合料宜在2h内用完。


大咖讲解:基本规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江凌俊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曾在设计院任职,线上线下多年培训行业从业经历。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4.2.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有关规定

1.基本规定

(1)地基基础的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地基基础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

②基坑工程设计应规定其设计工作年限,且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一年

2. 地基

(1)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载荷试验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公式计算等方法综合确定。

(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3)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标准为止:

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

②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

④采用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构)筑物。

3. 桩基

(2)桩基工程施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承受水平力较大的桩应进行水平承载力检验,抗拔桩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验;

②灌注桩应对桩长桩径桩位偏差进行检验;嵌岩桩应对桩端的岩性进行检验;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留取;

③混凝土预制桩应对桩位偏差桩身完整性进行检验;

④钢桩应对桩位偏差、断面尺寸、桩长和矢高进行检验;

⑤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

4. 基础

(1)扩展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筏形基础、桩筏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钢筋混凝土基础设置垫层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未设置垫层时,扩展基础、筏形基础、桩筏基础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

5. 基坑工程

(2)混凝土内支撑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排桩支护结构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接,冠梁宽度不应小于排桩桩径。

高频

4.2.4《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有关规定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

4)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浇筑。

5)装配式结构工程

(1)预制构件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进行工艺检验和现场平行加工试件性能检验。

②浆锚搭接连接的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螺栓连接应进行工艺检验安装质量检验。

④钢筋机械连接应制作平行加工试件,并进行性能检验。

2.混凝土结构维护与拆除

(3)应对下列混凝土结构的结构性态与安全进行监测:

高度350m及以上的高层与高耸结构;

②施工过程导致结构最终位形与设计目标位形存在较大差异的高层与高耸结构;

③带有隔震体系的高层与高耸或复杂结构;

跨度大于50m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

高频

4.2.5《砌体结构通用规范》有关规定

2. 砌体结构检测

(1)对新建砌体结构,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检测砌筑砂浆强度、块材强度或砌体的抗压、抗剪强度【简答】:

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数量不足;

②砂浆试块强度的检验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

③对块材或砂浆试块的检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

④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

发生工程事故,需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

3. 质量验收

(3)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进行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处理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 【简答】

高频

4.2.6《钢结构通用规范》有关规定

1.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并应附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批配套进场并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2. 焊接

(1)全部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

要求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缝应进行内部缺陷无损检测:

一级焊缝探伤比例应为100%

二级焊缝探伤比例应不低于20%

(2)焊接质量抽样检验结果判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除裂纹缺陷外,抽样检验的焊缝数:

• 不合格率小于2%,该批验收合格

• 不合格率大于5%时,该批验收不合格

• 不合格率为2%~5%时,应按不少于2%探伤比例对其他未检焊缝进行抽检,且必须在原不合格部位两侧的焊缝延长线各增加一处,在所有抽检焊缝中不合格率不大于3%时,该批验收合格,大于3%时,该批验收不合格。

②当检验有1处裂纹缺陷时,应加倍抽查

• 在加倍抽检焊缝中未再检查出裂纹缺陷时,该批验收合格

• 检验发现多处裂纹缺陷或加倍抽查又发现裂纹缺陷时,该批验收不合格,应对该批余下焊缝的全数进行检验。【简答】

③批量验收不合格时,应对该批余下的全部焊缝进行检验。

高频

4.2.7《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有关规定

1. 基本规定

1)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应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20%

2)新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应分别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O2/ (m2•a)以上。

高频

脚手架基本规定、材料与构配件、构造要求

(2)脚手架作业层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作业脚手架、满堂支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并应满足稳固可靠的要求。当作业层边缘与结构外表面的距离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⑧脚手板伸出横向水平杆以外的部分不应大于200mm。

④脚手架作业层外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

⑦作业层外侧应采用安全网封闭。

⑥沿所施工建筑物3或高度不大于10m处应设置一层水平防护。

(3)应对下列部位的作业脚手架采取可靠的构造加强措施:

①附着、支承于工程结构的连接处;

②平面布置的转角处

③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等设施断开或开洞处;

④楼面高度大于连墙件竖向设置高度的部位;

⑤工程结构突出物影响架体正常布置处。

高频

脚手架的搭设、使用与拆除、验收

脚手架的搭设、使用与拆除

(3)当在脚手架上架设临时施工用电线路时,应有绝缘措施,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防滑鞋;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之间应设有安全距离,并应设置接地、防雷设施。

(5)落地作业脚手架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应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同步 ,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2,且自由高度不应大于4m;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以及连墙件应随架体同步搭设;脚手架安全防护网和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应随架体搭设同步安装到位。

(6)雷雨天气、6及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架上作业;雨、雪、雾天气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雨、雪、霜后上架作业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雪天应清除积雪。

(7)严禁将支撑脚手架、缆风绳、混凝土输送泵管、卸料平台及大型设备的支承件等固定在作业脚手架上。严禁在作业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9)在脚手架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其他动火作业时,应在动火申请批准后进行作业,并应采取设置接火斗配置灭火器移开易燃物等防火措施,同时应设专人监护。【简答】

(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拆除防倾、防坠、停层、荷载、同步升降控制装置。

5.脚手架验收【简答】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防倾防坠荷载控制装置、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件等涉及架体使用安全的构配件应全数检验。

高频

基本规定、施工和验收的相关规定

1. 基本规定

1)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应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20%

2)新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应分别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O2/ (m2•a)以上。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