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走强和走弱在不同商品市场中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商品的特性、供求结构以及市场环境存在差异。
从商品特性来看,农产品市场受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收获季节,农产品供给大幅增加,现货价格可能会快速下跌,如果期货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就会出现基差走弱的情况。例如,小麦在收获季大量上市,现货价格可能因短期供过于求而大幅下降,而期货市场由于对未来供求预期相对稳定,期货价格下跌幅度小,基差变小。而对于金属商品,其生产相对较为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小,但受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大。在经济扩张期,金属需求旺盛,若现货市场反应更为灵敏,现货价格涨幅超过期货价格涨幅,就会出现基差走强。
供求结构方面,不同商品的产业链和市场集中度不同。一些商品的产业链较长,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参与者,其供求关系的变化更为复杂。例如,原油市场,其价格不仅受生产国产量政策影响,还受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原油供应紧张时,现货价格可能因即时需求而快速上涨,期货价格反应相对滞后,导致基差走强。而对于一些市场集中度高的商品,大型企业对价格的控制能力较强,基差的变化可能更符合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市场调控。
市场环境方面,不同商品市场的参与者结构、交易规则和流动性也有差异。金融期货市场参与者众多,交易活跃,价格发现功能强,基差的变化相对较为敏感和迅速。而一些小众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较差,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影响力较大,基差的变化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表现出与其他市场不同的特征。所以,基差走强和走弱在不同商品市场中的表现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