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考点:突发事件应对的过程与方法
方法 | 内容 |
预防与应急准备 |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4、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 5、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6、整合应急资源。 |
监测与预警 | 1、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
应急处置与救援 | 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法律法规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政府统一负责,公安采取相关措施,基层自治组织宣传动员协助,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事件发生单位协助组织;周围相关单位服从指挥。 |
事后恢复与重建 | 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订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
2025年真题示例:
1、某地遭遇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被困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当地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的工作是( )
A.确定突发事件影响级别
B.组织群众自救与互救
C.向驻村单位征用应急救援设施
D.惩处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ACD选项内容都不属于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的工作。
2、某社区居委会在雨季到来前,开展应急准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社区居委会开展的准备工作,正确同地的有( )。
A.对驻社区教育单位的应急教育进行监督和指导
B.向驻地单位征集物资
C.组织居民开展突发内涝的应急演练
D.组建社区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E.面向居民开展应对内涝的应急安全知识讲座
第三十九条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综合性常备骨干力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综合应急救援任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条件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及时、就近开展应急救援(D选项正确)。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第四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面向居民、村民、职工等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E选项正确)和必要的应急演练(C选项正确)。
第四十三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及教职工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A选项错误),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