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社区工作者 > 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2023年上半年上海浦东新区社区工作者 《综合能力测验》真题(四)

来源:233网校 2025-07-10 09:54:10

31、1,4,9,16,25,()

A.30

B.34

C.36

D.42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观察数列1,4,9,16,25,可发现规律为每个数都是其所在位置序号的平方。题干中的数据分别是,12,22,32,42,52,下一个为62,即36。

32、甲乙两校共有22人参加竞赛,甲校参加人数的1/5比乙校参加人数的1/4少1人,甲校多少人参赛?( )

A.10

B.11

C.12

D.14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设甲校x人参赛,则乙校参赛人数为22-x人,则根据题目可列:,可得x=10。因此,选择A选项。

3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取出120元。这时两人剩余的存款相等,乙原有的存款为()元。

A.4700

B.6000

C.7000

D.800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设乙原有的存款为x元,则甲的存款为9600-x元,根据题意可列:,得到x=4700(元)。因此,选择A选项。

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中每个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且都只有一条对称轴,对称轴每次顺时针旋转45°。图1为竖轴对称,且对称轴只经过黑圆;图2为左下到右上的斜轴对称,且对称轴只经过白圆;图3为横轴对称,且对称轴只经过黑圆;图4为左上到右下的斜轴对称,且对称轴只经过白圆;图5为竖轴对称,且对称轴只经过黑圆。因此问号处应为左下到右上的斜轴对称,且对称轴只经过白圆。只有D项符合。

35、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之前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中的“L”形每次逆时针旋转90°,同时黑色方块从“L”形较短的一端向较长的一端移动一格。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

36、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___,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面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放回去的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所顾忌

B.无所不为

C.无所事事

D.无所作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横线后 “而是我们尽力做了” 形成转折,说明前文应是 “没尽力做”。“无所作为” 指没有做出成绩、没有行动,符合语境;其他选项 “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强调主观故意,“无所事事” 侧重空闲,均不贴合。

37、我甚至很少有闲散的时光了,它们都被微信上的即兴交流吞噬得干干净净。何止是闲散时光,我原本的阅读、思考时间都开始被_______。至于写作,因为不断地迅速释放,我似乎很难找到那种_______之后的充沛表达。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压缩;酝酿

B.蚕食;压抑

C.侵占;封闭

D.剥夺;积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第一空,“闲散时光被吞噬”,与 “阅读、思考时间” 搭配,“蚕食”(逐步侵占)呼应 “吞噬” 的渐进性;第二空,“压抑之后的充沛表达” 符合写作中先积累情绪再释放的逻辑,“酝酿” 侧重准备过程,不如 “压抑” 贴合 “迅速释放” 的对比。

38、纸质图书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上涨。如今一本纸质图书动辄四五十元,比前几年贵出不止一倍,这让许多原本就不常买书的人望而却步。数字化阅读则不一样,不仅正规的电子书远较纸质图书便宜,而且在电脑、手机等平台都随时阅读,十分方便。电子书易于保存、便于检索,这也是数字化阅读的优点。种种因素决定了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字化阅读成为提高和拓宽全民阅读的必由之路

B.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数字化媒介进行阅读

C.相对于纸质书的阅读来说,数字化阅读也很重要

D.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才能创造全民阅读的氛围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前文对比纸质书涨价与电子书便宜、便捷等优势,结论应体现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未来更多人选择数字化阅读” 最贴合 “种种因素决定” 的推导;A “必由之路” 过于绝对,C “也很重要” 未体现趋势,D 与数字化无关。

39、“报刊的有机运动”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报刊报道新闻的过程理论,它被通俗地解释为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时候,在事件发生初期,由于报道的不深入没有充分的消息源,新闻传达给受众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受众的判断也建立在这种片面的事实上。这正是新闻传播的一种特性,无论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还是现在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的“公民记者”,都没有能力以上帝视角观察世界。而且,新闻报道不是给出最终结论的判决,而是对一个阶段所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描述。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新闻真实是客观实际不断演变的过程

B.新闻应充分挖掘消息源进行深入报道

C.新闻报道是与事实真相逐渐接近的过程

D.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都难以达到新闻真实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文段核心是 “新闻真实是动态过程”,初期报道片面,需逐步深入,强调新闻报道是 “逐渐接近真相” 的过程。A 混淆 “新闻真实” 与 “客观实际”,B 非重点,D 否定过度,均排除。

40、不讲道理的话语逻辑是值得警惕的,长期处于这样的言论状态中,难免影响理性表达。好的公共表达应该是温和理性的,即便是带有情绪的话语,也应该对事不对人。言论自由是我们的权利,但说负责的话也是我们的义务,没有限度的自由只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使得社会缺少应有的共识。公共平台是自我言语表达的载体,体现着发言者的个人素养,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公民,当有这份责任意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公共表达时更应遵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B.遵循讲道理的话语逻辑是理性表达的前提

C.公民在公共平台上应有理性表达的义务

D.有限的自由空间是人们建立信任感的基础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文段强调公共表达需温和理性、负责,公民在公共平台有理性表达的义务。A、B 是理性表达的具体要求,D 侧重自由限度,均不如 C 全面概括 “公民在公共平台的责任意识”。
插入模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