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9,16,25,()
A.30
B.34
C.36
D.42
32、甲乙两校共有22人参加竞赛,甲校参加人数的1/5比乙校参加人数的1/4少1人,甲校多少人参赛?( )
A.10
B.11
C.12
D.14

3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取出120元。这时两人剩余的存款相等,乙原有的存款为()元。
A.4700
B.6000
C.7000
D.8000

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35、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之前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
36、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___,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面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放回去的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所顾忌
B.无所不为
C.无所事事
D.无所作为
37、我甚至很少有闲散的时光了,它们都被微信上的即兴交流吞噬得干干净净。何止是闲散时光,我原本的阅读、思考时间都开始被_______。至于写作,因为不断地迅速释放,我似乎很难找到那种_______之后的充沛表达。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压缩;酝酿
B.蚕食;压抑
C.侵占;封闭
D.剥夺;积累
38、纸质图书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上涨。如今一本纸质图书动辄四五十元,比前几年贵出不止一倍,这让许多原本就不常买书的人望而却步。数字化阅读则不一样,不仅正规的电子书远较纸质图书便宜,而且在电脑、手机等平台都随时阅读,十分方便。电子书易于保存、便于检索,这也是数字化阅读的优点。种种因素决定了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字化阅读成为提高和拓宽全民阅读的必由之路
B.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数字化媒介进行阅读
C.相对于纸质书的阅读来说,数字化阅读也很重要
D.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才能创造全民阅读的氛围
39、“报刊的有机运动”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报刊报道新闻的过程理论,它被通俗地解释为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时候,在事件发生初期,由于报道的不深入没有充分的消息源,新闻传达给受众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受众的判断也建立在这种片面的事实上。这正是新闻传播的一种特性,无论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还是现在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的“公民记者”,都没有能力以上帝视角观察世界。而且,新闻报道不是给出最终结论的判决,而是对一个阶段所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描述。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新闻真实是客观实际不断演变的过程
B.新闻应充分挖掘消息源进行深入报道
C.新闻报道是与事实真相逐渐接近的过程
D.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都难以达到新闻真实
40、不讲道理的话语逻辑是值得警惕的,长期处于这样的言论状态中,难免影响理性表达。好的公共表达应该是温和理性的,即便是带有情绪的话语,也应该对事不对人。言论自由是我们的权利,但说负责的话也是我们的义务,没有限度的自由只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使得社会缺少应有的共识。公共平台是自我言语表达的载体,体现着发言者的个人素养,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公民,当有这份责任意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公共表达时更应遵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B.遵循讲道理的话语逻辑是理性表达的前提
C.公民在公共平台上应有理性表达的义务
D.有限的自由空间是人们建立信任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