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刘晓晨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节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所属版本:2025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介绍

学校
(1)含义。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
(2)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会受到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工作单位
(1)含义。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2)工作单位的类型。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3)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区
(1)含义。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类型。包括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3)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2:55
如何理解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如何理解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如何理解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要点主要内容含义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类型1、国家机关: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2、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经营类
2024-07-04 浏览:70
如何理解社区?社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如何理解社区?社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如何理解社区?社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要点主要内容含义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类型1、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2、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3、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影响1、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
2024-07-04 浏览:106
学校的含义是指什么?

学校的含义是指什么?

学校的含义是指什么?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2024-07-04 浏览:69
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什么?

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什么?

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什么?1、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2、班级规模:在一位特定教师指导下的一个特定班级或一个教学团体学生人数;3、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
2024-07-04 浏览:99
工作单位有哪些类型?

工作单位有哪些类型?

工作单位的类型有哪些?1、国家机关: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2、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和公益类事业单位;3、企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4、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
2024-07-04 浏览:3431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考点试题

多选题 1.李峰(化名)1993年从某市粮食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本市粮油食品公司从事专用面粉加工工作。在单位中,他为人诚实,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勤奋上进。但他挡不住企业改制下岗的命运,下岗后在市场中拼搏屡遭失败,最终选择自杀,死时35岁。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出工作单位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 . 进行长期和系统的正规教育,传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知识
B . 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C . 单位成员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
D . 工作单位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E . 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工作单位对其员工的行为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二是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在我国工作单位对于社会成员来讲尤其重要,个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等几乎都和工作单位相联系;同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下岗失业、人际关系不睦、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也都和工作单位密不可分。

A选项为学校对人的影响,C选项为朋辈群体对人的影响,D选项错误,家庭才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综上,答案为BE。

单选题 2.小明学习成绩优异,在考试中经常获得第一名,但小明妈妈看邻居的孩子都报了培训班,于是也给小明报了很多培训班,结果让自己和小明都很疲惫。从上述情况分析,影响小明妈妈决定的社会环境是( )。
A . 社区
B . 学校
C . 工作单位
D . 大众传媒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题干中“小明妈妈看邻居的孩子都报了培训班,于是也给小明报了很多培训班”,关键词是“邻居”,故答案选A社区。
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上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

单选题 3.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以下几个选项中不是社区对人类行为影响的是( )。
A . 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B . 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产生影响
C . 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它对其成员不具有约束作用
D . 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影响着社区成员的行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四个:
(1)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A选项正确);
(2)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产生影响(B选项正确);
(3)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C选项错误);
(4)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影响着社区成员的行为(D选项正确)。

单选题 4.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他所服务的小学里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小王制订了干预方案,其中属于针对学校进行的干预措施是(  )。
A . 纠正欺凌者的攻击行为
B . 帮助学生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方式
C . 提升受欺凌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D . 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凌行为”班会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者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干预工作。
一是针对学校进行干预工作。社会工作者应联络学校各有关部门,分别就学校中各子系统的干预对象制订特定的干预方案,并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社会工作者应协助学校管理者推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树立无欺凌的良好风气,并制定惩戒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监控,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社会工作者应推动成立包括学校、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委员会,强化家长与学校的联络与沟通,及时发现欺凌行为并实施干预。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定期开展反欺凌行为的教育活动,培养儿童正确的交往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针对受欺凌者、欺凌者和旁观者开展的个体干预,应对欺凌的原因、特点和后果进行评估与诊断,制订可行的干预方案。
三是针对家庭开展干预工作。本题中,AC项是针对个人进行的干预措施,B项是针对家长进行的干预措施。因此选D。
A. 纠正欺凌者的攻击行为:这是针对个体的干预措施,主要针对欺凌者本人,而非整个学校系统。因此,不属于针对学校进行的干预措施。
B. 帮助学生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方式:这是针对家庭的干预措施,主要目的是改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属于针对家庭层面的干预,而非学校层面。
C. 提升受欺凌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这是针对受欺凌儿童的个体干预,旨在帮助受欺凌儿童增强自信和社交能力,属于个体层面的干预,而非学校层面。
D. 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凌行为”班会:这是针对学校层面的干预措施,通过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凌班会,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无欺凌的良好风气,属于针对学校整体系统的干预。

多选题 5.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有( )。
A . 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信息,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行为
B . 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C . 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D . 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E . 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工作单位对其员工的行为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
①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②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在我国工作单位对于社会成员来讲尤其重要,个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等几乎都和工作单位相联系;同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下岗失业、人际关系不睦、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也都和工作单位密不可分。
AE属于大众传媒的作用,C属于同辈群体的影响。
故答案为BD选项。

大咖讲解:学校、工作单位、社区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马海燕
社会工作者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查看老师课程
张菡
社会工作者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2)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

高频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高频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家庭

(1)含义。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的类型。
①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②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③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类型。
④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
⑤丁克家庭: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3)家庭教养模式。
①娇纵型:父母盲目溺爱、疏于管束,以自我为中心,小霸王,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②支配型:过分溺爱+严加管束,易出现怯懦、意志薄弱,清高孤傲心理
③专制型:家长缺乏爱心、耐心,管理粗暴,易出现自卑、消极、暴躁、依赖心理
④放任型:无爱心耐心、缺乏责任感,放任自由,易出现缺乏自信、自制力差、无责任感
⑤冲突型: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不和谐,易出现缺乏安全感、意志薄弱、冷酷、反社会倾向
⑥民主型: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有利于自尊自信、自律、创造性、较好社交能力

(4)家庭的功能: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和经济功能。

(5)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发生的。家庭内互动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影响主要是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对当今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横向影响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同辈群体

(1)含义。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2)同辈群体的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

(3)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①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②同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③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

3.学校

(1)含义。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

(2)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会受到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4.工作单位

(1)含义。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2)工作单位的类型。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3)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5.社区

(1)含义。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类型。包括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3)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6.文化

(1)含义。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3)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为共享的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7.大众传媒

(1)含义。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包括复制、传递信息的设备、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2)大众传媒的类型。根据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卫星等通信技术)的含量,传媒可分为旧传媒和新传媒;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被称为旧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被称为新传媒。

(3)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出题情况:

本考点历年均出题,一般是2-4 分,主要考核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这一社会环境的相关内容。一是以案例来考核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社会环境,二是考核家庭的结构,三是考核家庭的教养模式。

高频

家庭

家庭
(1)含义。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的类型。
①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②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③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类型。
④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
⑤丁克家庭: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3)家庭教养模式。
①娇纵型:父母盲目溺爱、疏于管束,以自我为中心,小霸王,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②支配型:过分溺爱+严加管束,易出现怯懦、意志薄弱,清高孤傲心理
③专制型:家长缺乏爱心、耐心,管理粗暴,易出现自卑、消极、暴躁、依赖心理
④放任型:无爱心耐心、缺乏责任感,放任自由,易出现缺乏自信、自制力差、无责任感
⑤冲突型: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不和谐,易出现缺乏安全感、意志薄弱、冷酷、反社会倾向
⑥民主型: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有利于自尊自信、自律、创造性、较好社交能力
(4)家庭的功能: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和经济功能。
(5)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发生的。家庭内互动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影响主要是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对当今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横向影响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高频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
(1)含义。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2)同辈群体的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
(3)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①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②同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③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

高频

文化、大众传媒

文化
(1)含义。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3)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为共享的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大众传媒
(1)含义。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包括复制、传递信息的设备、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2)大众传媒的类型。根据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卫星等通信技术)的含量,传媒可分为旧传媒和新传媒;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被称为旧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被称为新传媒。
(3)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