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导>笔试报名

追记安徽省长丰县造甲乡冯巷小学教师冯荣传

来源:233网校 2008年4月22日
  4月的江淮大地,金灿灿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但明媚的春光却掩不住安徽省长丰县造甲乡冯巷小学师生们悲伤的心情。人们不禁又想起了几个月前那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日子---2007年11月15日11点10分,离放学的时间还有5分钟,冯巷小学教师冯荣传正在黑板上书写最后一行生字,突然,身子一歪,倒在了黑板前。闻讯赶来的同事呼喊着他的名字,然而,已经办好退休手续,再有一个月就要离开讲台的冯荣传再也没有醒来。 
  虽然冯荣传去世好几个月了,但学校办公室的值日黑板上,依然写着他的名字。大家都说,冯老师那么爱学校,一定不愿意离开这里,我们不愿擦去他的名字。
  “他是一个以校为家的人” 
  冯巷村是全县最为偏僻的村庄之一,一般年轻教师都不愿意来这里,全校有6个班,200多名学生,却只有8名教师,其中50岁以上的占了一半。冯巷小学校长徐先勇说,作为一名老教师,冯荣传事事处处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
  2005年,学校建设新校园,将近60岁的冯荣传还带领学生挖土、抬土、平土。师生们都说:“冯老师,您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歇一歇吧!”他却说:“我不累,人老骨头硬,越干越有劲!”新校落成后,学校门前道路两边需要培土,时值初冬,天气寒冷,师生们很有畏难情绪。冯荣传二话没说,挽起裤脚,带头跳进沟中挖土。土培好后,他又利用课余时间在道路两旁栽上了树。
  冯荣传爱学校,把学校的一切都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每年度的评优、晋级,他总是名列前茅,但他总是将机会让给年轻的优秀教师。
  他说:“咱们这里偏僻,要鼓舞年轻人的士气,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2005年新来的教师杜学兵家在外地,大学刚毕业,教学经验也不足,加上水土不服,母亲病故,一时情绪比较低落。冯荣传便在生活上经常帮助他,不仅把自己的住房主动让给他住,还时常从家中带些生活用品给他,并在工作上指导他、鼓励他。现在,杜学兵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他常对人家说:“学校就像家一样,冯老师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认识冯荣传的人都知道他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冯巷小学辖区辐射本乡3个行政村及杜集乡一个行政村,离校最远的自然村庄有2.5公里。冯巷村旁边有一条小河,学生们上学都要经过河上边的两块木板搭成的简易小桥,每当遇到发大水时,冯荣传总是把学生送到小桥边,然后一个一个地背过河去。年龄太小的孩子,冯荣传就把他们留在家里吃饭,辅导作业。
  “冯老师每次背我们的时候,累得衣服都湿透了。”四年级学生徐满说,“我们班有26个同学,几乎都在冯老师的家里吃过饭。冯老师那么好,现在不在了,我们感觉就像少了一个亲人。”
  从教30多年,当了30多年的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冯荣传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差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冯荣传运用最多的就是赏识教育,他以“和学生握手,抚摸学生的头、小脸蛋”方式,以示对他们的嘉奖;对高年级学生,他开展“班长轮换制”、“超人大家族”等活动,让班级里有更多的人文性、趣味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进取心。
  学生徐春是独生子,其父母、爷爷奶奶凡事都依着他,凡事以自己为中心,跟同学不团结。冯荣传有意识地发动学生们与徐春结对子,同时还把班级里像扫地、擦黑板等小事交给他去做,而后在班里表扬他,让同学们慢慢消除了对他的偏见,使他不断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徐春在他的习作《我生病了》一文中,叙述了同学、老师帮自己补习功课,自己如何受到感动。冯荣传在文章批语中及时加上评语:“生活中关心你的人很多,让我们也感受到你对我们的爱心吧。”
  “他是一个无私帮助别人的人”
  听到冯荣传去世的消息,当地许多群众和他教过的学生无不深感悲痛。村民崔群说:“冯老师是一个处处都能无私帮助别人的人,虽然他已经去世好几个月了,那些他教过的学生,有的从外地赶来,看到他的照片就哭。”十多年前,崔群家的耕牛死了,冯荣传主动拿出400元钱,资助他买牛,解决了大问题。而那个时候,还是民办教师的冯荣传家里的破草房倒了,他自己还睡在猪圈里。
  学生徐梅的家庭境况本来就十分窘迫,2003年夏天,其父又遭遇车祸致残。徐梅家里不准备让徐梅继续读书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冯荣传立即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她家解决燃眉之急,并耐心地开导她,让她安心学习、生活,最终完成学业。
  冯荣传去世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个笔记本里有3000多元的欠条,有的欠条都已经十多年了,那是学生家长缴不起学费时,打给冯荣传的欠条。这些学费,全都是冯荣传垫付的。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冯荣革听说冯荣传去世的消息,急忙从外地赶回,这时大家才知道,去年冯荣革的孩子考上大学,父母又不能回来,是冯荣传资助了2000元,孩子才顺利进入大学校门。
  冯荣传的儿子冯宗跃在收拾冯荣传的遗物时,看到抽屉里放着速效救心丸,才知道父亲的身体不好。冯宗跃在日记本上写道:“爸爸,你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就像没有离去一样,从今以后,我一定学你做人的道理。”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