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重庆《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大纲

来源:233网校 2013年3月5日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大纲

  本大纲根据《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及内容》,为申请认定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类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而编写。
  一、考试性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之一。该考试科目主要检测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的掌握,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以及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职业行为的基本能力。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
  二、适用对象
  申请认定高中类、中职类、初中类、小学类、幼儿园类教师资格的人员
  三、科目分值
  本科目分值为15分。
  四、题型与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在答题卷相应的题号旁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示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二)简答题
  答题要求:根据问题要求直接回答其要点或作简要阐述。在答题卷相应的题号旁作答。
  示例: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中有哪些道德要求?
  五、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三个部分。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概念、规范和方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相关的概念、规范和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正确分析和处理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考试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考试内容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反映着道德对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影响和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性、鲜明的继承性。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努力提教师 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要环节。要求教师热爱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必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具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实现我市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力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做到立场坚定、业务精良、善于育人。这就必须发扬奉献精神,培养起爱党、爱国、爱教、爱校、爱生的职业感情,形成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教师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所以,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师行业风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2、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处世准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才能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示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基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我们要从确保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人民教师首先以自己的道德风范直接影响学生,再通过学生向社会扩散,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教师在社会上的道德风貌,也会对人们的道德评判和行为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现实需要。
  考试要求
  识记: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领会: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试内容
  一、教师道德规范的概念
  教师道德规范是对一定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中伦理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评判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
  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9月1日颁发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重新修订并颁发的。《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倡导“爱国守法”。 就是要求教师要培养爱国精神,做爱国的模范。要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要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学会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和曲折;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要有自觉为国家做奉献的意识和历史的责任担当。教师要做自觉的守法者,依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依法行使教师的权利,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但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
  考试要求
  识记:教师道德规范的概念。
  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
  简单应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考试内容: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是指教师根据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包括教师内在品质方面的修养,如公正、爱生、以身作则、献身教育事业、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等等,也包括外部行为方面的修养,如待人处事的态度与涵养,包括稳重、沉着、外表端庄、语言规范、衣着整洁大方等等。师德修养是内在品质修养和外部行为修养的高度统一。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的特点
  (1)历史继承性。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师德和师德修养的民族,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陶行知、蔡元培,历代圣哲先贤、教育家对师德内涵和修养都提出过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并终其一生践行自己的主张,成为世人楷模。倡导师德修养,首先就需要教师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2)鲜明时代性。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内容,烙印上深刻的时代印迹。例如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就是当今社会赋予师德的时代内涵。倡导师德修养,需要我们紧扣时代脉搏,站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是每个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抵制社会转型过程中对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消极影响。
  三、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孔子说:“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学习,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教育学生要孜孜不倦,把全部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孔子又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自身不仅好学乐学,而且终生如此。后代学者、教师大多好学不倦。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四十年几乎没有间断,表现出对学生的厚爱、对教育的执著。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极大的责任心和热情。教师对待学生,就应该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帮助其成人、成才。
  以身作则,反躬自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者,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最好的资源。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在教育上,教育学生既有言教,也有身教。言教在于说理,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于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法,这体现了儒家的一贯主张。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凡事反求诸己,严于律己,时时反思,成为古代先贤修身养性的自觉行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深得老师的影响,他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提倡反思性教学,就是反躬自省在当代的延伸吗?
  教学相长,相互尊重。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友辅仁”;“德不孤,必有邻”。《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指出教学中要相互观摩、切磋,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韩愈则明确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在以人为本,倡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看来,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学习与进修,都要做到相互尊重与体谅,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境界。
  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传统师德强调积极人世,以“出世” 的精神,干一番“人世”的大事业,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在老百姓心目中,教师是与天、地、君、亲并举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以,教师一般都具有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进退、热爱本职工作、专注投入的高尚品格。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董仲舒则主张教师“治我”要严, 待人要宽,“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论语•仁义法》)。这样做,不仅体现了传统师德之美,而且说明教师只有成为“人之模范”,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乐教善教,讲究教法。荀子提出为师的四个条件,实际就是教学道德。他说“师数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着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荀子• 致士》)只有具备了上述四方面条件者方可为师。也就是说为师者不仅要乐教,还要善教,即强调实施教育要有科学合理的施教途径和方法。传统师德对教学之德的要求,具体说可分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方面。这些都是当今师德建设有益的不可多得的借鉴。
  有教无类,教书育人。孔子极力倡导“有教无类”,主张不论其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他的学生中,有来自不同阶层和地域的学生。从教育史上来说,“有教无类”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由此形成了“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教育公正”等一系列师德品质。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 、“授业” 、“解惑”三条, 归根结底还是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对为师者的必然要求。教书育人,就是通过教书, 既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由教师的社会责任决定的。
  大教无痕,相反相成。老子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说,真正的道理是不必大声传导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言外之意就是,大爱无痕,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事。教师应该深明管理的艺术,这样才能达到大教无痕,正如老子所说:“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里,“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等,都是老师教化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道自身包含着相反相成、终极复始的运动规律。教师应该明了这样的道理,把学生皆看作可变化之人,可塑造之人。依老子的这种观点来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逻辑上来讲就十分成立,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憧憬、期待和追求。
  躬行自明,身体力行。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一生的教育生涯说明,为师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才能立教于天下。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也指出:“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他要求教师不仅要当教师,教学问,而且要当人师,教学生怎样做人。
  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果。提高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正确的途径与方法。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1、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第一,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学习教师伦理知识,提高分清是非善恶的能力,增强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三,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第四,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2)参与实践,知行结合。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根本观点,也是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2、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学习道德榜样。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加以大力宣传,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弘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起到感染和激励的作用。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自己,才能真正的爱岗敬业,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2)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要经常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课堂教学表现、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思,经常倾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从而及时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时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使其以教师为榜样,愉快地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3)学会“慎独”。“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慎独要求教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要在“隐”和“微”处着手,不管有无监督,都要自重、自爱、自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慎独”。能够很好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教师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考试要求
  识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特点。
  领会: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简单应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