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简述小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都开始有所表现,但还只是初步的。小学生的情感表现一般是外在而且明显的,他们的喜怒哀乐是鲜明的,直接表现在稚嫩的面孔上。小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面孔中发现他们的情感变化,无论是集体性的还是个别学生的情感变化,都意味着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要善于把握这样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丰富、深刻和稳定。
意志力是克服困难的能力。小学生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意志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小学生在克服困难过程中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还比较弱,常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提示,需要给他们以鼓励和帮助,给他们提供锻炼意志力的机会。小学教师从学生的意志水平出发,逐步向学生提出克服困难的要求,既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又是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现代教育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使未来社会的公民和专门人才都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心理上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困难。显然,磨练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列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8.简述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与教育。 个性指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表现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稳定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个性还没有形成,他们的动机、兴趣、性格等都还很不稳定,容易接受影响。因此,小学阶段是发展个性非常重要的莫基时期。对学生正确动机的启发引导,积极兴趣的扶植培养,良好性格的逐渐形成,教师都要精心细致地去做,使学生开始形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及时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9.简述小学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 在小学的学习成绩总体上女生优于男生。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有多方面:
第一,生理因素。生理学、遗传学研究表明,性别差异源自其染色体构成不同,染色体与空间想象能力有关,形成男女生智力活动上的一定差别。男女生大脑半球偏侧性功能和专门化的发展有差别。男孩右脑的专门化早于女孩,而女孩左脑支配语言活动的部位比男孩发展快。从身体发育的整体上看,女生比男生成熟早,在智力发展上也有一定的早期优势。
第二,传统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造成从小学起,许多女生比男生拘谨、胆小、听教师的话,相比之下,男生大多数调皮、学习不认真,这就形成了小学阶段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
第三,学校教育的不足,教师很少针对男女生不同情况进行深入的教育工作。
10.简述学生智力超常的成因与教育要求。 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学生发展的前提,但形成早慧的主要因素是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智力超常的儿童少年都表现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动脑好问、主动学习,有自信心,意志坚强,兴趣稳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对智力超常学生要注意早期发现、及早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少年被早期发现则可能培养成材,不被发现就必然被埋没。只有早期发现,才能不失时机,进行及时地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全面打好基础,发挥个人特长。要实现优势成材,必须有全面的基础。德智体各方面都要有良好的发展,知识面不可过窄。在全面打好基础的同时,又要坚持发展个人的特长。另外,要引导超常的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坚持刻苦学习,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树立“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的思想。
11.简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其智力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作用。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二者的发展表现在学生身上,常是不平街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因此,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既是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个体良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发展中的不平街状态,对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同时注意到学生智力发展上的差别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不同,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智力因素是基础。
12.为什么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一,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精神生产,教育产业的产品是人才,是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这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培养过程,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给予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品德,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实践,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一切教育教学任务都不能由教师单独完成。
第二,教育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对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学校和教师使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化,即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使教育的社会目的真正得以实现。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围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引导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因,学生自身需要、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才是内因。可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不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