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教育学试题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习题四

来源:233网校 2009年8月11日

相关链接: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习题一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习题二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习题三

一、判断题
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Ö)
2.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除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外,他对学校教学方面事务可以大胆决策和指挥,而不受其他人的制约。(Í)
3.学校管理机构分为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与反馈机构。其中,决策机构为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咨询机构为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为校长领导下的各级执行系统;反馈机构由校务委员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组成。(Ö)
4.学校管理的过程有计划、执行、控制、评价。(Ö)采集者退散
5.共青团是学校的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Í)
6.班级组织是学生学习认同群体目标,掌握群体生活规范,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的重要环境。(Ö)
7.班级组织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和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报考分配制度。(Ö)
8.班级作为非成人组织,要完全靠外部力量来管理与控制。(Í)
9.班级管理的模式有三种:功能性取向模式、行为改变取向模式、人际互动取向模式。(Ö)
10.果断纪律理论是行为改变取向模式的代表。(Ö)
11.人际互动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情意方面的影响。(Ö)
12.班级文化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Ö)
13.在法制社会,教育法能够运用教育活动的任何地方。(Í)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Ö)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直接与教育相关的法律。(Í)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Ö)
17.教育执法指运用一切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来实施教育法律的活动。(Ö)
18.教育执法的内容包括:推行教育法规的实施、对教育守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委责任。(Ö)
19.定量评价主要是一种数量化评价,它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对被评对象的信息进行数量化处理。(Ö)
20.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之初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的一种评价,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Ö)
21.相对于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伴随教学过程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Ö)
22.个体内差评价可以以自己也可以以同学个体为参照点而实施的一种评价。(Í)
23.论述题、作文等属于客观性评价。(Í)
24.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Ö)
25.教学工作评价有学校领导评价、教研组同事评价、学生反馈评价、教师自我表现评价组成。(Ö)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