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来源:233网校 2010年3月31日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生物遗传因素
根据研究: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难易。
(2)社会文化因素来源:考
社会文化翅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使个人嵌入文化形态里。其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文化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要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环境下民族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环境因素来源:考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
①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②放纵型: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孩予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③民主型: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
(4)早期童年经验
麦肯侬: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总结: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首先,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对应关系。其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再次,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5)自然物理因素 来源:考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总之,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2.[答案要点]来源:
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考试大论坛
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社交结构也由简单向复杂化发展.跨越了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青年离开家庭、跨人社会,同时,开始了以智力生活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了’解过去,观察现在。预测未来,无限地扩展视野。
其二,心理发展显著,认识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实践活动的明显增加,青年的思维活动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从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出现了特有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观初步形成。由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青年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对别人与社会的评价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还不成熟和全面.所以还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矛盾。
其三,性机能成熟。性的问题,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由于性机能成熟的前倾。出现了很多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体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对性冲动又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神秘感和好
奇心、羞耻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随之又会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爱慕。这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四,情感目益丰富。青年的情感发展日益丰富。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道德感、美感
和理智感都有很大发展,爱情的体验也已出现。但遇事仍易激动.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表现出情感动荡不定。若受不良思想支配,易导致不轨行为。

相关链接:

江西省2010年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小编推荐:

2010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8套

2010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5套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汇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