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教育学试题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来源:233网校 2011年6月23日

三、名词解释
31.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2.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33.“分支型”学制: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在十月革命前帝俄时代实施的是传统的欧洲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学校系统,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又部分恢复了帝俄时代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由此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的某些因素的“分支型”学制。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有其优点。
34.古代社会的教育:是以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手工工具为标志的教育。人的发展从使用石器工具到使用金属工具是一次大的飞跃。古代文字产生,人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出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也有了最初的科学艺术。社会从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的原始形态,进入到古代阶级社会,包括奴隶制和封建制。古代社会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是专制和人治,人身依附的社会。
35.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刨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四、简答题
36.【答案要点】教师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决定了教师的语言行为有特定的要求。例如,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性强、语言符合标准、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流畅、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等等。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是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这个过程的实现有明确的要求,有些要求反映了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特点。
37.【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质量与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划;教育目标又称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引导教育行为向预期教育目的前进的标志。
(2)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人的具体规格标准。
38.【答案要点】(1)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之下,教育改革的进程加快。(2)丰富的教育理论使得教育改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3)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促使教育改革具有新颖、与时俱进的特性。
39.【答案要点】制约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需要;文化传统;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五、论述题
40.【答案要点】(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
41.【答案要点】(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利用一个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使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师也使用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该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通过问题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取新知,并在最后进行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特别推荐: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套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10套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集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