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教育学试题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教育学》最后批考点预测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0月13日

判断题
1、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活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3、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5、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7、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8、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9、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10、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是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12、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雨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13、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
14、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5、从独立的教育学角度所,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6、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17、传统教育的特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8、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生长。
19、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0、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是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1、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22、信息技术史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3、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2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25、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
26、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7、成熟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未人。
28、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础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9、个体主观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0、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31、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个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
32、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33、在认知方面,高中生可能出现的两个极端:1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 2心理失衡在价值观赏,青年存在的两种极端:1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 2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
34、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6、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7、对中小学生身份定位的三个层面:1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2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 3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8、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39、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4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4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时相互促进的关系。
42、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43、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
44、地方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45、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46、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4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8、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
49、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学生应及时天界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知道教学工作地基本准则。
5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52、讨论法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
5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织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54、讲授新教材是最核心的内容。
5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6、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57、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58、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59、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60、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触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6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63、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时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64、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有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65、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66、目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呗管理者的积极性。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