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心理学试题

2014黑龙江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预测(第三批)

来源:233网校 2014年6月4日

2014黑龙江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问答考题预测(第三批)

  1、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答: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2、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答: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3、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及基本特征。(P137)
  答: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4、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答: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5、简述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答:(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6、简述创造性及其基本特征。
  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7、试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答:(1)环境;(2)智力;(3)个性。
  8、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答:(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9、简述创造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答: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10、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答:(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方法有:(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11、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2)认同。(3)内化。
  12、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答:(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3、简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内涵)
  答: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4、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与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5、简述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答: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16、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7、简述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18、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19、简述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答:(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包括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法、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如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20、简述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答: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考前多做试题:2014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冲刺必做!!

  考试,没一点把握怎么办?跟着老师,用3天时间,轻松把握考试重点,一次过关!!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