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来源:233网校 2012年2月3日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18岁)面临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D[解析]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他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大量研究,建立起了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3.D[解析]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人在某一行为上的成就动机等于他趋向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对避免失败者而言,为避免失败,他们会避免比较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或非常难的任务。
4.A[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5.B[解析]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6.C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 阶段。
7.A[解析]课堂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人际吸引指交往双方相互亲近的现象,双方通常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8。C[解析]描述性研究指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描述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实验研究指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特定的实验处理,并分析处理效果的研究方法,包括个案实验、实验室研究、自然实验。
9.B [解析]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则倾向于利用自已内部的线索作为参照,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冲动型指尚未搞清问题要求时就对问题进行解答。沉思型则倾向于深思熟虑。
10.C[解析]认知内驱力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交往内驱力说法不妥。
11.A[解析]反推法指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始状态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如果吻合,则问题解决成功。
12.A[解析]参与式领导方式的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监督式领导方式的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较为冷淡,他们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并经常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
13.B[解析]维果茨基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构建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
14.D[解析]最近发展区由维果茨基提出,指学生现有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的差异。
15.C[解析]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上位学习又叫总括学习,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组合学习指新信息与原有观念之间只可能产生一般的某种组合关系。

二、填空题
1.有心理困惑 有心理疾病2.特殊智力技能3.自我表象4.情感意向5.独特性6.经济型 权力型社会型7.自制性坚韧性8.再造想象9.绝对阈限10.集中性11.交叉12.类属学习13.强化14.敏感性15.态度定势

试题推荐:

2012年江苏教师资格考前独家试题分享

在线测试: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