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高中面试真题>高中美术面试真题

2019上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来源:233网校 2019年5月18日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一、考题回顾  

20190517031118303.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音频《兵马俑幻想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并思考音频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能联想到什么?学生回答出紧张震撼的感受,联想到千军万马的场景,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以秦始皇的兵马俑为切入点引出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  

活动二:直观感知  

1.以谈话法的方式,让学生来说一说对兵马俑的了解。根据课前搜集的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学生了解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掘了史无前例的惊人宝藏——秦岭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世界雕塑群之最,是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和伟大奇迹。  

2.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视频中都展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观察回答:视频中呈现了8000件整齐紧密排列的兵马俑阵容及生动写实的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体会雕塑群带来的排山倒海气势。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出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内景图,请学生思考,从整体来看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教师继续追问:雕塑作品都表现了哪些形象?学生们仔细观察得出有将军俑,还有武士佣,他们有的身着盔甲,有的身着战袍,一个个披坚执锐、挟弓挎箭,精神抖擞。  

3.教师截取秦始皇陵兵马俑局部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兵马俑的人物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并安排小组代表回答:他们颜面表情,尤其是相貌、发型各不相同,人物性格更是刻画入微,有的沉着勇敢,有的活泼爽朗,有的刚毅勇猛,有的意气昂扬,形象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4.教师组织学生尝试模仿兵马俑的动作和神态,以此加深对兵马俑艺术特色的体会。  

活动四:总结领悟  

请学生小组讨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陵兵马俑在塑造艺术上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充分体现了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繁荣昌盛,同时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塑家的才能和智慧,是举世罕见的雕塑遗产,是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和伟大奇迹。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活动五:比较鉴赏  

教师展示西汉《马踏匈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西汉雕塑作品《马踏匈奴》的艺术特色,学生派小组代表回答:《马踏匈奴》是西汉时期霍去病墓石刻的代表,石刻雕塑运用循石造型表现匈奴人手拿弓箭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显得那样渺小、丑陋。石刻作品造型简洁,风格粗狂,气势宏大,形象生动写实,表现出汉石刻深沉雄大、生动写实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秦汉雕塑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并巩固鉴赏雕塑的角度和方法。  

活动六: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国古代雕塑家的才能和智慧的结晶,是举世罕见的雕塑遗产,也是值得我们每位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和伟大奇迹。  

2.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雕塑其他时期的雕塑特点,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进行自主鉴赏,感受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魅力,下节课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单介绍一下秦汉雕塑的特点  

【参考答案】  

秦汉雕塑的总体特点是: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力量将中国雕塑推向了高峰,为中国雕塑的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称为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雕的出现和标志性明器雕塑的产生,以及工艺性雕塑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将雕塑艺术视作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  

秦代雕塑主要追求写实逼真,主要代表作品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以“致广大而尽精微”之势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汉代雕塑讲究写实生动,主要代表作品为霍去病墓前石刻,以独特的循石造型表现出汉石刻的深沉雄大。  

2.请谈一谈你对雕塑艺术的认识  

【参考答案】  

雕塑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除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所谓雕塑,就是运用一定的物质基础,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出各种立体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与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雕塑包含着雕刻与塑造两种创作的手法。雕是运用金属工具对木、石、骨等硬质材料,由外及里或雕或刻或凿,是一个减法过程。塑,是用泥或橡皮泥等可塑性材料,从无到有塑造出立体的造型,采用的是一个加法的方式。总之雕塑是一种可以观赏、触摸的立体造型。  

雕塑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圆雕、浮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三类,雕塑的材料一般分为可塑性材料和硬质材料。主要的表现材质有泥、石头、青铜、木头、砖、陶瓷等。  

雕塑的风格类型:写实雕塑、装饰雕塑、抽象雕塑。

高中美术《方寸之间,意义无穷》  

一、考题回顾  

20190517031136793.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电视剧《齐白石》中齐白石刻苦学习篆刻的片段。请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思考齐白石老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三百石印富翁”和哪种艺术有关?学生回答出篆刻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发问:古人为什么说篆刻艺术是“方寸之间,意味无穷”呢?带着问题探究,教师揭示课题。  

活动二:直观感知  

1.多媒体播放关于篆刻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篆刻是指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门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标志。  

2.多媒体继续播放篆刻的纪录片,请学生根据纪录片的讲述概括篆刻的发展历程。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介绍篆刻在奴隶社会是交接凭信的工具,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政权的日益膨胀,它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唐代出现文人斋号印,宋元印章与“文人画”相联系,注重诗书画印相结合,明清时期篆刻与书画并驾齐驱,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通过播放篆刻的纪录片第二集,请学生思考,印章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名称,你能说出他们的涵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玺:天子专用,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②印:秦汉时期的官方印章。③章: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④印章: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将“印”和“章”连用。⑤印信:汉魏的大量私印中有称某某“印信”的,所以印信也被看作印章的一种别称。  

2.教师引导学生将多媒体出示的印章和它的名称、朝代相对应,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学生交流回答:皇后之玺——西汉;军曲侯印——东汉;凌江将军章——十六国;王业之印信——东汉。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篆刻纪录片的第三集,请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印章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用途?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①书信的封泥。②记名器物、佩戴、殉葬、烙马等。③用于鉴藏公私图书字画和作者姓名款识。  

活动四:总结领悟  

请学生根据播放的篆刻纪录片继续小组讨论篆刻艺术成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篆刻与书画作品有着相互映衬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在鉴定书画作品的真伪方面,这些印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印章的价值由商、周、秦、汉的先民手中作为实用凭信工具发展而来,在这方寸之间,蕴涵着汉字造型的无穷变化。  

活动五:比较鉴赏  

教师展示《封泥》《俊卿之印》等印章,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其艺术特点,进一步深化对篆刻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并巩固鉴赏篆刻作品的角度和方法。  

活动六: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篆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汉字中的篆书为基本载体,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底蕴,与传统书画并驾齐驱,风格别具,神采照人。  

2.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都有哪些篆刻大师,找一找他们的篆刻作品,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赏析并写一个二百字的短评。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叫“白文”?  

【参考答案】  

阴刻的字叫白文,就是刻的字是凹进的,刻字时把反写的字挖掉,留下字边上的料,章刻成后,沾了红印泥后,敲岀来的字显示“白文”就是“白色的文字”的意思。  

2.秦以前有篆刻吗?该怎么表明身份?  

【参考答案】  

秦代以前是有篆刻的。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在秦代以前的先秦时期,由于篆刻的发展不是很完善,所以并不是表明身份的用具,当时最常用的表明身份的物件是青铜器中的鼎,在西周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而随着春秋战国期间的礼崩乐坏,鼎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篆刻中的印章才渐渐的成为中国人表明身份的用具。

高中美术《造船林》  

一、考题回顾 

20190517031158681.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白桦林》并同时展示列维坦的《白桦丛》,并提出问题: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歌美、画写实。教师继续提问:列维坦属于哪个绘画流派的画家?在部分学生指出是巡回画派的风景画家后,教师介绍巡回画派并引出画家希施金,由此揭示课题。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播放希施金简介短片,并提出问题:请简要介绍希施金。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希施金(1832—1898)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之一,也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  

2.教师展示《造船林》,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油画主要描绘了什么内容?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一幅以风景为主题的油画,画面描绘了一棵棵粗壮匀称的大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精神,林边的小溪清澈见底。给人以美的感受。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继续展示《造船林》,并追问:作品为什么有美的视觉感受?请从构图、色彩、笔触方面进行分析其艺术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描写希施金故乡爱拉布尼近郊的风景。画面布局丰满、生动自然,色彩真实亮丽,光线微妙。笔触细腻写实。繁木菁林,疏密有致,大森林的美与神秘,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可谓美不胜收。该作品在他晚年的作品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表现风景的题材中,也是一幅成功之作。  

2.教师播放希施金故乡风景视频,设置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结合视频感受作品的情感,作者通过这样的画面想表达什么情感?除了个人情感外,画面还有哪些意义?讨论结束后,推选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回答:当面对这幅作品时,森林中的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气息好像迎面而来,仿佛走进了极具诗意的大自然。这一切把人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凝聚着作者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林木的形象雄伟豪放,独具个性,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教师总结:作品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俄罗斯的富饶和美丽。希施金所描绘的林木,无论是独株,还是丛林都带有史诗般的特质。他一生为万树传神写照,描绘俄罗斯北方大自然的宏伟壮丽,探索森林的奥秘,被人们誉为“森林的歌手”。  

活动四:总结领悟  

1.教师设置自由发言活动: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巡回画派。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升华: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在表现风景题材时,描写简朴、雄伟的大自然,着意表现自然内在的诗意和美。  

2.师生共同总结鉴赏西方油画作品的角度和方法:通过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艺术特色、情感表达或意义。  

活动五:比较鉴赏  

教师出示希施金《松树林之晨》,提示学生根据《造船林》的鉴赏方法赏析此画,并请学生以讲老师的角色为同学们介绍这幅作品,进一步深化对希施金的油画作品的理解。  

学生以老师的角色和同学们共同分享:《松树林之晨》描绘了朝雾弥漫,金色的阳光透过朝雾洒向林间,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熊在母熊的带领下,正在嬉戏玩耍。大片松林虽然布满了整个画面,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给人以开阔、深远的感觉。画面用色清新、明快、储蓄而丰富,充满了朝气,倾注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六: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升华:通过本课学习感受到俄罗斯巡回画派中风景画的现实主义艺术魅力,加深我们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认识。  

2.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巡回画派其他画家及主要代表作品,课下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知道的现实主义画家。  

【参考答案】  

1.卡拉瓦乔是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2.卡拉瓦乔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旨趣是描写亲眼所见的真实,他不回避丑,也不遵循古典模式,不承认任何既定的法则,而是虔诚地描写生活中平凡的或下层生活中的普通形象。  

3.在手法上,卡拉瓦乔大胆地处理光线,用光作为塑造形象、构图布局、突出戏剧性主题的重要手段。卡拉瓦乔“把阴暗法带进了明暗对照画法”。其实很久以前画家们就运用了明暗对照画法,但是卡拉瓦乔真正确立了这种技法,这种画法加深了阴暗部分,用一束眩目的光刺穿对象。这对17世纪欧洲绘画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后面的巴洛克艺术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是“推开l7世纪大门的人”。  

2.请简单分析巡回画派画家列宾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参考答案】  

[作品背景]在19世纪下半叶革命民主主义进步思潮的影响下,俄国巡回画派兴起。《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巡回画派代表画家列宾的成名作。  

[画面内容]画面描绘了一队衣着褴褛的纤夫拉纤的场景。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大部分表情肃穆的人物以及目视前方的少年,似乎代表了对困窘的生活麻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艺术特色]画面构图由近及远水平展开。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昏暗迷蒙的背景,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真实的再现了下层人民的悲苦生活。  

[整体评价]这幅作品是批判现实主义油画的杰作,也是巡回展览画派的重要力作。

下载233网校APP,可下载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免费注册233网校会员,获取教师资格证面试资料包!点击注册>>

小编推荐: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流程 面试考生须知

真题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通关秘籍: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讲师将面试情景还原,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免费体验>>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