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点研读。
1、理解“雄健的精神”。
(1)导入: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刚才有同学说出了这篇课文较多地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那到底用了哪些比喻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分析。
例: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2)指导:作者在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那谁来说说这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呢?(这雄健精神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3)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呢?(豪情壮志)
2、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D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3、激发学生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带着崇敬之情朗读课文。
(1)导入: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同学们,难道像李大钊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崇敬吗?下现,我们一起朗读一则名言。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2)男、女个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齐读。
六、拓展延伸。
1、导入: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七、结束新课。
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让我们记住李大钊的一句名言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比喻: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雄健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