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说课指导>中学教师说课

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二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1月8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辩证分析的方法。

2.阅读中善于提出问题、勤于思索。

3.修饰词句和修改文章。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知识短文《学会辩证的分析》。

1.学生自读、批划、思考。

2.教师点拨。

对辩证分析问题的认识,学生并不难理解,问题在于运用,即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去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表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认真领会文中是怎样论述进行辩证分析的。

知识短文中指出辩证分析的三个观点,即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列举的是其它课文的例子。我们能不能联系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来分析呢?

二、具体分析两篇课文是怎样运用辩证分析方法的。

用15至20分钟让学生阅读思考,准备口头回答。

教师提问、点拨的顺序应以课文的内容为依据,以突出的问题为主,不必面面俱到。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师提示:主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既看到缺点,又看到成绩和进步;

既看到主观主义态度,又看到马列主义态度。

还用了相互联系的观点:

写主观念主义的三种表现时,都不是孤立谈问题,而是联系正确的态度、联系过去和现在来论述。

《个人和集体》

教师提示:本文主要用了互相联系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大家找点例子来说明。

① 破与立的结合,从认识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反面与正面的相互联系中来论述问题。揭露个人主义或个人英雄主义的种种表现,作者总是联系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论述;在说明领袖人物的作用时,总是联系一般同志、联系一般的工作、联系不同的动机来说明问题。这样,就使自己的论证全面而深刻,客观而不武断。

② 两点论。作者总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客观实际,论述很有分寸。在论述共产党员不能有任何的自满和骄傲的问题时,对某些同志的能干和成绩,对他们的贡献,都给予适当的肯定;在论述任何英雄人物都只能在集体事业中尽一部分责任的问题时,对普通的党员的的“一部分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③ 个人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论述问题是有其逻辑思路的:

再讲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的实质仍然是个人主义,只是其表现形式不同。

再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是相通的;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则是有原则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而这两种思想体系又都共处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集体之中。

作者行文的这一思路、论述问题的这一逻辑顺序,都是互相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的具体运用,值得我们很好领会。

三、阅读“阅读训练”中的两篇短文。

1.提示:辩证地分析问题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事物中就存在着这样的道理,并不是主观臆造的结果。我们在阅读文章,分析其论证方法、思维方法的时候,就必须眼睛看到文章的背后,即文章所反映的现实状况,用文章中的观点及其论证,和现实生活中的科学规律相对照,才能深刻地体会作者分析的精当与否,作出恰当的评价。

2.《可怜的“隐形人”》是篇科学小品。文章中编者插进了一系列的思考题。善于从文章中提出问题,是阅读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能力,对文章的正确的分析往往就是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3.《“知识爆炸”“知识老化”的说法似是而非》一文,可以帮助我们辩证地看问题、分析问题。

① “知识爆炸”不是科学术语,是个比喻语,人们常常用来比喻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当然是可以的。这一词语形象、生动,可以激发人们迅速跟上科技发展的速度的欲望,还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这一词语的含义的确是“含糊不清”的,但它并不必承担也不可能承担科技发展的量化程度,它只能是模糊表达,我们也只能模糊理解,如果谁要从这一词语中去定量分析科技发展的速度,自然是愚蠢的,这样,就把科学的估价与文学的描述混同起来了。如果从这一意义上去理解“知识爆炸”一语的含义,就无所谓“用词”当与不当的问题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面是,如果把“知识爆炸”中的“爆炸”作某种机械的理解,用一些并不准确的论据去证明“爆炸式的增长”;或者从“爆炸”中推演出来一个结论,即爆炸的结果就是对旧的知识的摧毁,那这一词语的含义就不够准确。这是人们对这一词语的理解上的偏差。

②“知识老化”这一提法同样具有双重含义。一种是,把“老化”理解为陈旧,知识上的某种缺陷,没有跟上科技的发展;一种是,把“老化”理解为过时或无用,应该全部否定,重新学习新知识。这两种理解,前一种比较合乎情理,有一定的现实性;后一种则过于武断,不符合掌握科学知识的实际。科学知识的掌握是不断积累、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不能割断联系,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确实存在“旧”与“新”的更替过程,其实质也是“错误”与“正确”的推演,因为科技的发展总是在不断证明前人的某些错误认识。所谓“旧知识”也有两重性:一是指被后人证明是错误的知识,或陈旧了的知识;一是指为发展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如果不加分析,对“旧知识”采取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态度,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因此,“知识老化”,一词要看你从什么意义上去理解,这就是辩证地分析的观点。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的词语,往往在开始时其含义是不稳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词义渐渐确定了,就有可能约定俗成,发展成为新的成语;如果在生活中被淘汰了,就表明这一新词缺乏生命力。这一认识也是辩证的。当前,有很多对过去成语含义的翻新,就是明显的例子,如“知足常乐”“班门弄斧”“标新立异”“开卷有益”等,都被翻出新意,但并不排斥固定沿袭的含义,使用时看你从什么意义上理解。

两篇短文的阅读,主要是用来加深对辩证分析的认识,应由教师为主讲解引导,千万不能讲死了,教学本身也要辩证分析,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发表不同意见,就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布置作业。

1.做课后练习五。

2.阅读“单元知识与训练”中的“修饰词句”与“修改文章”部分。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