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4年教师资格《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卷(2)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0月2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A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根据图中可以知道在tl℃时,A、B的溶解度相等,故A说法正确lB项,t2℃时,A的溶解度为20g,根据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可以知道,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20g+100g)×100%=l7%,故B说法错误;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更大,故C说法正确;D项,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故D说法正确,故选B。
2.A[解析]鉴别有机物主要是从官能团入手,通过官能团的性质来反映物质的性质,而达到区分物质的目的。乙酰水杨酸中含羧基,丁香酚中含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肉桂酸中含羧基和碳碳双键,这样,选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出乙酰水杨酸,再用氯化铁溶液可鉴别出丁香酚。故答案为A。
3.C[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A项,M的分子式为:C9H6O4,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8;B项,lmolM最多能与3molBr2发生反应,除了酚羟基临位可以发生取代,还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C项除了酚羟基可以消耗2molNaOH,酯基水解也消耗lmolNaOH,水解又生成lmol酚羟基还要消耗1molNaOH,所以共计消耗4molNaOH,生成物化学式为C9H¬4O5Na4;D项酚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所以此题选择C。
4.C[解析]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作还原荆失去电子,Ni203。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因此选项A、B均正确;充电可以看做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充
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 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
的pH会升高,C项不正确;同理分析选项D正确。
5.B[解析]在可逆反应中,对于同一种物质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答案为B。
6.A[解析]B项,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C项,HCl0是弱酸,应直接写出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项,常温下浓盐酸与KMn04反应生成Cl2。
7.D[解析]X最外层是6个电子,因而可以再接纳2个电子成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成为-2价的带电粒子;Y元素可以失去其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成为+2价的带电粒子,因而可以生成YX物质,D选项正确。
8.D[解析]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简称,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故本题选D。
9.C[解析]按照化学实验论的观点,化学实验具有以下认识论功能:一是化学实验是引发化学教学问题,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化学实验能够克服人的生理限制,提高人自身的感觉能力和分辨能力,能够在严格控制外界条件下去变革物质的变化过程,从而丰富人的感性认识内容;三是化学实验能够超越生产实践的局限性,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直接推动化学科学理论的研究,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又是化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是化学实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能够为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故本题选C。
10.A[解析]略。
2014年教师资格《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卷(2)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以观察、测试、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制作和工艺活动;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活动;资料查阅及讲座、影视活动;发明、创造和小论文活动;科技游艺和趣味活动;科普宣传、公益活动;科技展览、表演活动;其他有关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化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化学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收集处理信息活动、独立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问题解决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技术应用活动、语言表达活动等多种类型;既有在课内分散进行的小型、微型活动,也有在课外集中进行的大型活动。
22.[参考答案](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加强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3)要善于把各种教学原则联系起来,全面贯彻实施;(4)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5)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师生双方密切协作;(6)认真对待课堂提问;(7)重视教科书的作用;(8)正确使用教学语言;(9)精心设计板书;(10)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其错误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直角坐标系图像的化学意义不清晰。对于化学上应用直角坐标系图像,学生需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明确横纵坐标的化学意义,尤其是弄清图像起点、拐点和终点的化学意义,否则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真题推荐:2014上半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233网校真题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

短时通关:2014教师资格培训,让你用30%的时间,掌握85%的知识!

试题推荐:2014考题《中学综合素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