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心理学教程》:小学儿童观察力发展水平的特点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0月20日

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水平随年级增高而提高,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

1.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

我国学者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儿童观察图画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有下列四个阶段:①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儿童只看到个别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②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对象之间能够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③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④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小学儿童分属于②、③、④阶段。其中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空间联系”和“因果联系”阶段;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小学高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2.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与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观察的目的。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决定。因此,小学一年级儿童观察的时间短,错误较多。三、五年级儿童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

(2)观察的精确性。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例如,在刚学写字时,常常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己”和“已”、“析”和“折”等形近字常混淆。三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五年级学生只是略优于三年级学生。

(3)观察的顺序性。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做系统观察,而且在表述观察的情况前,往往能先想一下再做表述,即把观察到的点滴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

(4)观察的深刻性。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例如,有位教师将语文课本第三册《美丽的公鸡》这课的插图涂上色彩,并且放大,让学生观察。许多学生只看到公鸡的大红鸡冠、美丽的羽毛和金黄色的爪子,而偏偏就没有看到公鸡站在水边欣赏自己的形象、表现出洋洋得意的骄傲神态。三年级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的提高。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五年级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更有显著发展,表现为正确判断明显提高。

从以上小学生观察各品质的发展,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学生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低,而经过两年的教育到小学三年级时,已有明显的发展。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