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第十一章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来源:233网校 2009年1月7日
(四)恐怖症
1.含义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
2.中学生社交恐怖症症状表现
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谈),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19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3.原因
精神分析源观点认为恐怖是焦虑的移置,即个人将焦虑转移到不太危险的事物之上,从而避免了对焦虑来源的忧虑。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恐怖是学习得来的,或者由直接经验中学习得来或者由观察学习得来或者由信号学习得来。认知派心理学家则认为恐怖症源于个人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险作了不现实的评估。
4.矫正方法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想帮助学生克服学校恐怖症.父母要有坚持性和耐心,要坚决而友善地要求孩子回到学校,习惯学校生活。另外,改善班级中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校氛围。适当减轻学习压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对于克服学校恐怖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五)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1.含义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人格障碍一语多用于成人。对于l8岁以下的儿童与青少年的类似行为表现,通常称做人格缺陷、品行障碍或社会偏差行为。
2.类型与症状表现
人格障碍有许多类型,依赖型人格障碍者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和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3.原因
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早期失去父母的爱;从小受到溺爱而缺乏惩戒或受到不一致的惩戒;一直受到保护、从未受到挫折,因而没有能力体验与同情他人的痛苦;父母提供的不正确行为范例等都是影响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
4.矫正方法
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原理。为有人格障碍的人提供良好行为的范例,奖励他们对良好行为的模仿,促使他们将社会规范与外部价值纳入到自我结构中,对于矫正他们的反社会行为有一定作用。
(六)性偏差
1.含义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2.纠正方法
对不适应行为,应给予有效的干预。对于过度手淫则要采取转移注意、转向于参加文体活动的方法予以纠正。
(七)进食障碍
1.进食障碍的类型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
2.神经性厌食的含义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凡是由于患者厌恶进食而导致正常体重骤然下降25%者,即被视做厌食症的症状。神经性厌食症多发生于女性。
3.神经性厌食的症状
对食物极端厌恶、甚至恐惧,四肢无力,女生则有的出现闭经。由于家庭不断施予压力,当事人有可能变得脾气暴躁。
4.神经性厌食的原因
神经性厌食的形成,可能与青少年担心发胖而极度限制饮食的错误做法以及父母过分关注孩子体型或姿态的态度有关。
5.神经性厌食的矫正方法
神经性厌食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八)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考试/大/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夜惊可能与儿童发育阶段精神功能暂时失调有关。梦魇与学生日间情绪压力有关。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心理辅导
主要传递预防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及技术。
(二)心理咨询
传递治疗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及技术。
(三)心理治疗
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及技术,以消除心理患者的各种心理疾病。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