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重点复习(第10章)

来源:233网校 2009年8月3日

  三、概括说:又叫“类化说”,由美国贾德提出。
  (一)基本观点: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是因为在先期学习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学习之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贾德十分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认为学生需要先掌握原理,形成类化,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的活动中去。掌握原理是学习迁移发生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理念价值及现实意义: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关键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着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从而使学习迁移的范围大为扩大。需要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差异悬殊,迁移效应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对学习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广泛概括,从而发现导致学习迁移发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则。
  四、奥苏贝尔的认知观:是一种重视认知结构的迁移问题的理论。
  (一)基本观点:1、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因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2、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认知结构即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各有特点,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变量各异。它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1)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指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及其可利用度。在新学习的材料正式呈现之前,介绍一些引导材料是必要的,这些引导材料被称为“组织者”,充当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2)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指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程度。只有哪些可辨别的意义才有长久保持的潜力。(3)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指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牢固度和清晰度。稳定性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同化的固定点,清晰性则为新知识学习提供同化的方位点。
  (二)理念价值及实践意义:1、对学习迁移的研究更接近学校实践。2、对迁移作用的解释与以往的传统迁移理论不同。认为在学习课题A时所得到的最新经验,并不是直接同课题B的刺激---反应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只是由于它影响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从而间接影响新的学习或迁移。3、对迁移效果的解释也更为广泛。认为迁移的效果不仅是指运用一般原理于特殊事例的派生类属学习的能力,而且指提高了相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这个理论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学习迁移的普遍性及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之间的关系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引导性材料的呈现上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发生,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二)原有认知结构:(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消极与积极具体分析)

  5)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迁移的教学)
  (一)精选教材(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