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历年真题>中学心理学真题

2011年4月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B级)

来源:233网校 2013年3月27日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改正:观察学习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22.【√】
23.【√】
24.【×】改正:先行组织者包括说明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
25.【×】改正:此种说法太过绝对,学习动机越强不一定学习效果越好。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答: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心理发展各个反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6)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27.答:
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信心。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
(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的经验的联系。
(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可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对其发现技巧与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直接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28.答:
(1)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2)问题的难度要适当。
(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归类的习惯。
(5)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
29.答:
(1)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
(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
(4)积极开创创造性活动。
(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30.答:
(1)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3)心理辅导员。
(4)班集体活动领导者。(5)教育科研人员。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5分,共25分)
31.答:
(1)动机化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明确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2)复述策略。教师讲授新课时,让学生复述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可以保证在新知识学习时,旧知识能顺利激活,合理利用。
(3)组织者策略。应用先行组织者可以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4)多通道策略。所谓多通道策略是指教师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建立通往新知识的途径和通道,使新知识利于提取的线索更多,可供精加工的角度和信息更广泛,保持得更全面、更完整。
(5)多表征策略。它是指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具体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命题。
(6)复习策略。复习是防止遗忘和深化精加工的必要手段。
(7)系统化策略。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存储、提取和建构都依赖于命题网络的良好组织和结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组织和系统化才能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构建出最优化的命题网络。
32.答:
(1)品德不良的原因:
1)客观原因:
①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②家庭教育不当。
③学习教育的失误。
2)主观原因;
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②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
③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2)矫正和教育:
①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品德不良的学生常受成人和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的耻笑和歧视,常常比较心虚、敏感,常以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因此教师应设法改善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
②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中小学生受认识水平所限,往往会按似是而非的理解来领会道德要求,但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于拒绝这些道德要求,可以通过启发、讨论使青少年学会分辨是非、好坏、美丑。重新激起上进心。
③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意志力薄弱造成的。因此,在矫正初期,加强管理,切断不良诱因是必需的。
④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择善去恶,使其自身逐渐增长起克服缺点或错误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