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学科知识历年真题>音乐学科真题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音乐

来源:233网校 2019年3月9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图1曲谱属于哪种乐谱?(   )

图片.png

A.文字谱

B.工尺谱

C.减字谱

D.简谱

2.1934年,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一等奖的作品是(   )。

A.《晚会》

B.《牧童短笛》

C.《四季歌》

D.《春之旅》

3.朱践耳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中,采用故事吟唱、古琴演奏与交响乐队合作表现的作品是(   )。

A.《泪罗沉流》

B.《第一交响曲》

C.《第六交响曲——3Y》

D.《第十交响曲——江雪》

4.采用冼星海创作的主旋律,集体编创,于1970年在北京首演的钢琴协奏曲是(   )。

A.《黄河》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长江之歌》

D.《草原英雄小姐妹》

5.马思聪创作的下列哪首小提琴曲运用了内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的旋律?(   )

A.《山林之歌》

B.《牧歌》

C.《摇篮曲》

D.《思乡曲》

6.下面谱例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   )

图片.png

A.陕北民歌

B.东北民歌

C.广东民歌

D.江苏民歌

7.京剧的伴奏被称为“场面”,它是由哪两部分构成?(   )

A.开场与终场

B.上场与下场

C.场外与场内

D.文场与武场

8.下面谱例属于哪种音乐类型?(   )

图片.png

A.单声音乐

B.主调音乐

C.复调音乐

D.无调性音乐

9.下面谱例出自哪部歌剧?(   )

图片.png

A.《威廉·退尔》

B.《茶花女》

C.《弄臣》

D.《卡门》

10.创作了《火鸟》《春之祭》《彼得鲁什卡》的作曲家是(   )。

A.勋伯格

B.舒伯特

C.斯特拉文斯基

D.肖斯塔科维奇

11.下列哪部作品是20世纪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创作的歌剧?(   )

A.《蓝色狂想曲》

B.《波吉与贝丝》

C.《古巴序曲》

D.《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12.下列选项中,与谱例对应的演奏形式是(   )。

图片.png

13.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在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除了欧洲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外,其主要来源还包括下列哪种音乐?(   )

A.印第安音乐

B.印度尼西亚音乐

C.土耳其音乐

D.阿拉伯音乐

图片.png

17.常规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除了弦乐组,还必须有哪些乐器组?(   )

A.木管组、铜管组和弹拨组

B.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

C.木管组、铜管组和键盘组

D.弹拨组、吹管组和打击乐组

18.流传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河北部分地区,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走唱类曲艺形式是(   )。

A.道情

B.莲花落

C.琴书

D.二人转

19.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线走向属于哪种类别?(   )

图片.png

A.正弧线型

B.倒弧线型

C.上下锯齿型

D.直线型

20.F羽调式的主音是(   )。

A.D

B.F

C.♭A

D.♭B

21.“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上述描述体现的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的哪个维度?(   )

A.情感·态度·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技能

D.表现与创造

22.创作了《西风的话》《踏雪寻梅》等学生歌曲的近代作曲家是(   )。

A.萧友梅

B.赵元任

C.刘雪庵

D.黄自

23.“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传承过程,应强调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主张社会正义与机会均等。”该陈述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

A.全纳教育

B.功利主义教育

C.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D.审美音乐教育

24.“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各种音乐要素上,如节拍、节奏、旋律、结

构、力度等。”该教学理念体现了哪种音乐美学观点?(   )

A.所指论

B.形式论

C.符号论

D.表情论

25.“李老师在导入《平安夜》一课时,拉上窗帘,点燃蜡烛,轻柔地弹奏起《平安夜》,学生围坐在一起倾听音乐,体验此曲的情感。”上述教学活动体现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中的哪种效应?(   )

A.暗示效应

B.霍桑效应

C.期待效应

D.反馈效应

26.张老师在教学时,为歌曲《欢乐的牧童》编配了一个小打击乐器伴奏型。这一节奏型不适合下列哪一件乐器演奏?(   )

图片.png

A.木鱼

B.双响筒

C.定音鼓

D.沙锤

27.音乐欣赏教学时,“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该陈述体现的教学理论是(   )。

A.重视音乐体现的同一性

B.重视音乐的实践

C.重视音乐的技能训练

D.重视音乐体验的独特性

28.下面谱例的正确指挥图示是(   )。

图片.png

29.“胡老师要求学生将本学期听过的演唱会或音乐会门票贴在一张纸上,然后写上简短的观感,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这是老师课后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不应作为评价方式

B.这一评价方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可取

C.这是对学生音乐素质进行综合评价的补充方式

D.这是对学生音乐技能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方式

30.老师让学生朗诵宋词《西江月》,并从中找出与声音有关的词,然后为其配上音响。这一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哪个音乐学习领域的内容?(   )

A.创造

B.演奏

C.演唱

D.舞蹈

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图片.png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5分)

3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巡逻兵进行曲》(片段)伴奏编创

教学重点:依据进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编创伴奏。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附谱例:

图片.png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34.案例:

初三(1)班音乐课上,李老师在进行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教学。

老师在给学生听了朱哲琴的演唱录音后,问:“歌曲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全班鸦雀无声,没有人回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他边范唱,边分析歌词,同时在黑板上依次板书关键词:小河、芦苇坡、白云落泪、风儿诉说。刚写到这里,突然有一个男生指着学习委员刘白云说:“这不是说你吗?干嘛哭啊?”全班哄堂大笑。

老师瞪着学生说:“该回答的不回答,不该回答乱回答!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学习他的言行。”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5.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展开阶段进行

评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

【课题名称】《保卫黄河》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保卫黄河》

【主要目标】

1.能够准确构唱六度音程,运用二部轮唱形式演唱歌曲。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前略)

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学唱第一声部。

(1)完成六度音程的构唱,采用“搭桥”的方式构唱:

图片.png

(2)识读乐谱:熟悉歌曲,进行旋律的音准训练。

2.分析作品(略)。

3.学唱二声部。

(1)聆听歌唱,分析轮唱的特点。

(2)找出歌曲结束音的时值与一声部有何异同。

(3)集体视唱一次二声部旋律。

4.合唱训练。

(1)节奏卡农练习,为合唱做准备。图片.png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为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我国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其是减取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中较具特点的部分,并组合成新的符号,故名“减字谱”。

2.【答案】B。解析:《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创作的一首将西方复调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钢琴曲,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中国风格的钢琴曲。该作品创作于1934年,并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3.【答案】D。解析: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为录音带(吟唱与古琴)和交响乐队而作的。A项《泪罗沉流》是江文也创作的交响诗;B项《第一交响曲》是朱践耳第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第六交响曲——3Y》同样是朱践耳的交响曲作品,与《江雪》类似,是为录音带和交响乐队而作的。故本题选D。

4.【答案】A。解析:《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的大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等六人改编创作为钢琴协奏曲;1970年5月1日,由李德伦担任指挥,钢琴家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故本题选A。

5.【答案】D。解析:《思乡曲》作于1937年,是马思聪所作《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主题部分源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也称《墙头上跑马》。

6.【答案】A。解析:谱例中的旋律出自《三十里铺》,是一首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该民歌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根据陕北地区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调编唱而成的。

7.【答案】D。解析: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8.【答案】C。解析:谱例中的旋律有四个声部,声部独立性较强,可以分为两组,组与组之间进入时间前后错开,具有卡农模仿的关系,属于复调音乐。故本题选C。

9.【答案】D。解析:谱例中的旋律出自《斗牛士之歌》。这首歌曲选自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第二幕,是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演唱的一首歌曲。

10.【答案】C。解析: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均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是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其代表作还有《浪子生涯》《俄狄浦斯王》《诗篇交响曲》等。

11.【答案】B。解析:四个选项均为格什温的作品。B项《波吉与贝丝》又名《乞丐与荡妇》,是一部新风格与美国民族性兼具的歌剧作品。其他三项均为管弦乐作品。

12.【答案】B。解析:Ⅵ.是小提琴(Violin)的缩写,其后附上的罗马数字Ⅰ和Ⅱ分别指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Va.是中提琴(Viola)的缩写;Vc.是大提琴(Violoncello)的缩写。由此可知,谱例对应的演奏形式是弦乐四重奏。四个选项中,B项图片的演奏形式为弦乐四重奏。A项的演奏形式为木管五重奏,C项的演奏形式为铜管五重奏,D项的演奏形式为弦乐五重奏。

13.【答案】A。解析:从宏观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正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黑非洲音乐的混合体;其中,欧洲音乐的影响居主导地位,非洲音乐的影响较大,印第安音乐的影响相对较小。经过几百年时间的发展,它们已经逐渐融为一体。故本题选A。
14.【答案】A。图片.png因此,该和弦为减减七和弦。

15.【答案】C。解析:由不完全相同的单拍子按照次序组合起来形成的拍子,叫作混合拍子。从谱例中可以得知,《小白菜》的节拍为514拍,由3/4拍和214拍两种节拍按顺序组合而成,属于混合拍子。

16.【答案】D。解析:图中女子身穿朝鲜族服饰,演奏的乐器为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演奏时将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竹片敲击。朝鲜族长鼓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

17.【答案】B。解析:常规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有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有时会加入色彩乐器组。弹拨组和吹管组属于我国民族管弦乐队,键盘乐器属于色彩乐器组。18.【答案】D。解析:二人转又称小秧歌、蹦蹦,是流行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以及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的走唱类曲艺形式,符合题干要求。道情和琴书是曲艺的品种类别;莲花落是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的走唱类曲艺。

19.【答案】C。解析:谱例中的旋律出自《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旋律线曲折,其走向呈上下锯齿型。

20.【答案】B。解析:我国民族调式中的五个正音均可作为主音构成调式。F羽调式属于♭A宫系统,调式的主音是F。

21.【答案】A。解析:“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这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里关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的描述。

22.【答案】D。解析:黄自,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代表作品有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南乡子》《点绛唇》《玫瑰三愿》,学生歌曲《西风的话》《踏雪寻梅》等。故本题选D。

23.【答案】C。解析:从“每一种音乐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性”等关键词中可以发现,这句话强调的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体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

24.【答案】B。解析:形式论强调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需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形式美上,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形式之外的内容。“把注意力放在各种音乐要素上”这句话正体现了这种观点。所指论注重的是音乐与音乐之外事物的联系;符号论在形式论与表现主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艺术定义为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创造;表情论也称情感表现理论,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在如何表现情感上,表情论者有诸多不同的理解。故本题选B。

25.【答案】A。解析:李老师通过塑造教学情境,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体现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霍桑效应通常指当人在意识到自己正被关注或观察时,会刻意改变一些言行的效应;期待效应通常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会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反馈效应在心理学上通常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反过来对学习者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地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26.【答案】C。解析:张老师为歌曲编配的打击乐器伴奏型使用的是简单的、无固定音高的节奏乐谱。定音鼓有固定音高,且是交响乐团中的大型打击乐器,不适合在课堂中使用。因此,定音鼓不适合演奏这种伴奏乐谱。

27.【答案】D。解析: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具有其独特性,音乐并没有具象化的内容,因此关于对音乐情感体验也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和“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强调的是尊重学生自己的听觉感受,尊重学生自身的差异性,重视音乐体验的独特性。故本题选D。

28.【答案】B。解析:谱例中的旋律为四拍子,应采用四拍子的指挥图示,故本题选B。

29.【答案】C。解析:胡老师的行为为评价学生增加了多元化的方式。通过这种作业,胡老师能够了解学生在课后的音乐生活,并间接考察学生课堂所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可以确定这是对学生音乐素质进行综合评价的补充方式。

30.【答案】A。解析:该教师要求学生为宋词《西江月》中与声音有关的词编配音响,是一种即兴编创活动,体现了创造领域的内容。

二、音乐编创题

31.【参考答案】

图片.png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

32.【参考答案】

(1)D自然大调式。

(2)再现单二部曲式。

图片.png

(3)旋律采用局部重复的方式进行写作,多次出现从d1一d2的八度大跳以及d2—f1的六度大跳,造成音区上的对比,中间又夹杂着级进式的旋律进行,如大涛大河般热烈的情绪,伴随着起伏有致的旋律表达出来,充分表现了作者内心激动澎湃的情感,以及对于国家的崇敬和向往之意。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体会音乐编创的快乐,热爱音乐,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编创打击乐伴奏,加深对于进行曲节奏特点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了解进行曲风格特点,并为其编创打击乐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进行曲的基本知识,能够哼唱出《巡逻兵进行曲》的主题旋律。

【难点】用打击乐器为《巡逻兵进行曲》伴奏,探究进行曲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视频片段,学生欣赏观看。教师提问:这个视频给大家的感受如何?展现了军人怎样的形象?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视频中的军人英姿飒爽,步伐整齐,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而视频的配乐也与这恢宏的场景相映生辉,这就是进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对《巡逻兵进行曲》的学习,了解进行曲,发现它的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快捷、直接有效、易于开展,并且紧扣主题核心,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巡逻兵进行曲》,并提问:这首进行曲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速度如何?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为进行曲速度,中速稍快,从旋律中仿佛感受到士兵们迈着矫健的步伐齐步前行。

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作品。

3.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作品的背景知识:《巡逻兵进行曲》又称《美国巡逻兵进行曲》,是一位名叫米查姆的美国陆军士兵创作的,他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傲,于是创作出这首流芳百世的作品。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环节以聆听为主,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三)伴奏创编

1.多媒体播放作品,学生跟唱旋律,熟悉旋律内容,并提问学生:进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总结:强弱有规律,步伐统一,常用四二拍。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小军鼓,简单地给学生介绍小军鼓,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图片.png

4.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强调小军鼓击打时的强弱要求。

5.多媒体播放作品旋律,学生根据音乐进行集体伴奏。

6.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进行伴奏练习,鼓励各小组在原伴奏基础上进行即兴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7.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并互相评价展示结果,教师给予指导性意见。

8.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强调进行曲节奏特点及作品对士兵风采的表现。

【设计意图】音乐课标理念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学中,学生先学习旋律,感知速度、力度,再学习一些编创的基本节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自信力,同时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拓展延伸

播放《人民解放军军歌》并思考,谈谈两首作品的异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对相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类比欣赏感受,一方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另外一方面,增加学生音乐作品的积累,并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特点,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本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并呼吁学生要热爱音乐、探索音乐。

2.作业:课后搜集其他进行曲进行欣赏,下节课同大家一起分享。

五、案例分析题

34.【参考答案】

(1)问题

这是一个问题案例。虽然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示范、聆听情感体现音乐审美性的特点,但依旧有行为存在不妥之处。

第一,该教师的行为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案例中,教师在简单播放音频后,便直接提问学生歌曲的感情如何,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未对问题作出反馈时,却又直接开展教学,将范唱、讲解歌词和板书关键词全都挤在一起,使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该教师的教学缺乏引导性,既没有合理引导学生听赏歌曲,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该教师的行为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在音乐课程中,教师应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身喜爱音乐。案例中的教师在学生调侃学习委员时,并没有及时对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而是严厉地批评了他,这种行为对学生缺乏尊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建议

第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如聆听、作品的背景感知、小组讨论等。

第二,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口,让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感受结合相应的作品历史背景、作曲家生平、音乐要素来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情绪,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对音乐的终身喜爱。

六、课例点评题

35.【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问题课例,没有体现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

(1)优点:这是一节初中歌唱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过程顺序得当,教师能够安排学生运用构唱的方式来唱准旋律,说明该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2)不足:

①未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未能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

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且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课例中的教师更多的居于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学生为主体;且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学生参与的实践较少,多处于被动状态,创造意识薄弱,未能体现“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仅依靠简单的练习无法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音乐实践。

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进入教师资格微信学习群。

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微信学习群

考试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试题免费刷

考资料>>教师资格证各科思维导图下载

零基础如何备考?233网校零基础取证班购课即送教材,5大基础班级教学,给您备考指路,免费试听>>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