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钢的分类和用途
钢中主要化学元素为铁,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锰、硫、磷、氧和氮等。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
性影响,含碳量低的钢材强度较低,但塑性大,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高,质地较软,易于冷加工、切削和焊接;含碳
量高的钢材强度高(当含碳量超过 1.00%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塑性小、硬度大、脆性大且不易加工。
硫、磷为钢材中有害元素,含量较多就会严重影响钢材的塑性和韧性,磷使钢材显著产生冷脆性,硫则使钢材
产生热脆性。硅、锰等为有益元素,它们能使钢材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不显著降低。
第二条 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缺点是钢的缺口敏感性和脆性转变温度较高,钢在加热后对晶间腐蚀也较
为敏感。
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
但冷加工能使其轻微
强化
马氏体不锈钢 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焊接性能不好,一般不用作焊接件。 热处理调整其力学性
能
奥氏体不锈钢 具有较高的韧性、良好的耐蚀性、高温强度和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
的压力加工和焊接性能。但是这类钢的屈服强度低
主要通过冷加工或氮
合金化使其强化
奥氏体-铁素体
不锈钢
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可焊性良好,韧性较高,应力腐
蚀、晶间腐蚀及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均小于奥氏体不锈钢。 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
沉淀硬化型不
锈钢
突出优点是具有高的强度,耐蚀性优于铁素体型不锈钢。主要用于制造高
强度和耐蚀的容器、结构和零件,也可用作高温零件。
第三条 工程中常用铸铁的性能和特点
名称 性能和特点 适用范围
球墨铸铁
综合机械性能接近于钢,因铸造性能很好,成本低廉,生产方便,
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球墨铸铁的成分要求比较严格,与
灰铸铁相比,它的含碳量较高,通常在 4.5%~4.7%范围内变动,
以利于石墨球化。
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远远超过灰铸铁,而与钢相当。
常用球墨铸铁来代替钢制造某些
重要零件,如曲轴、连杆和凸轮轴
等。也可用于高层建筑室外进入室
内给水的总管或室内总干管。
蠕墨铸铁 强度接近于球墨铸铁,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较高的耐磨性;同时
又有灰铸铁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导热性。
主要用于生产汽缸盖、汽缸套、钢
锭模和液压阀等铸件。
可锻铸铁
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可以部分代替碳钢。黑心可
锻铸铁依靠石墨化退火来获得,白心可锻铸铁利用氧化脱碳退火
来制取。与球墨铸铁相比,可锻铸铁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处
理工艺简单等优点。
常用来制造形状复杂、承受冲击和
振动荷载的零件,如管接头和低压
阀门等。
第四条 工程中常用有色金属的性能和特点
镍及镍合金
用于化学、石油、有色金属冶炼、高温、高压、高浓度或混有不纯物等各种苛刻腐蚀环境的比较
理想的金属材料。镍力学性能良好,尤其塑性、韧性优良,能适应多种腐蚀环境。广泛应用于化
工、制碱、冶金、石油等行业中的压力容器、换热器、塔器、蒸发器、搅拌器、冷凝器、反应器
和储运容器等。
钛及钛合金 钛在高温下化学活性极高,在 540℃以下使用;钛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可做低温材料;常温下
第一条 钢的分类和用途
钢中主要化学元素为铁,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锰、硫、磷、氧和氮等。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
性影响,含碳量低的钢材强度较低,但塑性大,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高,质地较软,易于冷加工、切削和焊接;含碳
量高的钢材强度高(当含碳量超过 1.00%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塑性小、硬度大、脆性大且不易加工。
硫、磷为钢材中有害元素,含量较多就会严重影响钢材的塑性和韧性,磷使钢材显著产生冷脆性,硫则使钢材
产生热脆性。硅、锰等为有益元素,它们能使钢材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不显著降低。
第二条 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缺点是钢的缺口敏感性和脆性转变温度较高,钢在加热后对晶间腐蚀也较
为敏感。
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
但冷加工能使其轻微
强化
马氏体不锈钢 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焊接性能不好,一般不用作焊接件。 热处理调整其力学性
能
奥氏体不锈钢 具有较高的韧性、良好的耐蚀性、高温强度和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
的压力加工和焊接性能。但是这类钢的屈服强度低
主要通过冷加工或氮
合金化使其强化
奥氏体-铁素体
不锈钢
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可焊性良好,韧性较高,应力腐
蚀、晶间腐蚀及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均小于奥氏体不锈钢。 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
沉淀硬化型不
锈钢
突出优点是具有高的强度,耐蚀性优于铁素体型不锈钢。主要用于制造高
强度和耐蚀的容器、结构和零件,也可用作高温零件。
第三条 工程中常用铸铁的性能和特点
名称 性能和特点 适用范围
球墨铸铁
综合机械性能接近于钢,因铸造性能很好,成本低廉,生产方便,
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球墨铸铁的成分要求比较严格,与
灰铸铁相比,它的含碳量较高,通常在 4.5%~4.7%范围内变动,
以利于石墨球化。
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远远超过灰铸铁,而与钢相当。
常用球墨铸铁来代替钢制造某些
重要零件,如曲轴、连杆和凸轮轴
等。也可用于高层建筑室外进入室
内给水的总管或室内总干管。
蠕墨铸铁 强度接近于球墨铸铁,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较高的耐磨性;同时
又有灰铸铁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导热性。
主要用于生产汽缸盖、汽缸套、钢
锭模和液压阀等铸件。
可锻铸铁
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可以部分代替碳钢。黑心可
锻铸铁依靠石墨化退火来获得,白心可锻铸铁利用氧化脱碳退火
来制取。与球墨铸铁相比,可锻铸铁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处
理工艺简单等优点。
常用来制造形状复杂、承受冲击和
振动荷载的零件,如管接头和低压
阀门等。
第四条 工程中常用有色金属的性能和特点
镍及镍合金
用于化学、石油、有色金属冶炼、高温、高压、高浓度或混有不纯物等各种苛刻腐蚀环境的比较
理想的金属材料。镍力学性能良好,尤其塑性、韧性优良,能适应多种腐蚀环境。广泛应用于化
工、制碱、冶金、石油等行业中的压力容器、换热器、塔器、蒸发器、搅拌器、冷凝器、反应器
和储运容器等。
钛及钛合金 钛在高温下化学活性极高,在 540℃以下使用;钛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可做低温材料;常温下
钛具有极好的抗蚀性能,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碱溶液等介质中十分稳定。但在任何浓度的氢氟
酸中将迅速溶解。
铅及铅合金 铅在大气、淡水、海水中很稳定,铅对硫酸、磷酸、亚硫酸、铬酸和氢氟酸等则有良好的耐蚀性。
铅不耐硝酸的腐蚀,在盐酸中也不稳定。
第五条 无机非金属材料
1.耐火材料。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1)耐火砌体材料。按耐火材料的主要化学特性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耐火材料。
1)酸性耐火材料。以硅砖和黏土砖为代表。硅砖抗酸性炉渣侵蚀能力强,但易受碱性渣的侵蚀,硅砖主要用
于焦炉、玻璃熔窑、酸性炼钢炉等热工设备。
2)中性耐火材料。以高铝质制品、碳质制品为代表。
3)碱性耐火材料。以镁质制品为代表。
2.耐热保温和绝热材料
(1)耐热保温材料。又称耐火隔热材料。常用的耐火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蛭石、玻璃纤维、矿渣棉、石棉,
以及它们的制品如板、管、砖等。
1)硅藻土。目前应用最多、最广。具有气孔率高,耐高温及保温性能好,密度小等特点。硅藻土砖、板广泛
用于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石油、金属冶炼电炉和硅酸盐等工业的各种热体表面及各种高温窑炉、锅炉、炉墙
中层的保温绝热部位。
(2)绝热材料。按照绝热材料使用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用绝热材料。
高温用绝热材料,使用温度可在 700℃以上。这类纤维质材料有硅酸铝纤维和硅纤维等;多孔质材料有硅藻土、
蛭石加石棉和耐热黏合剂等制品。
3.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常用的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蚀石料和玻璃等。
(1)铸石具有极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绝缘性及较高的抗压性能。其耐磨性能比钢铁高十几倍至几
十倍。但脆性大、承受冲击荷载的能力低。在要求耐蚀、耐磨或高温条件下,当不受冲击震动时,铸石是钢铁(包
括不锈钢)的理想代用材料。
(2)石墨在 3000℃以下具有还原性,在中性介质中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急剧改变温度的条件下,石墨比其
他结构材料都稳定,不会炸裂破坏。石墨的导热系数是碳钢的两倍多,所以石墨材料常用来制造传热设备。
(3)玻璃。硅酸盐玻璃具有较好的光泽、透明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其机械强度高、硬度大、电绝缘
性强,但可溶解于氢氟酸。
第六条 焊条按药皮熔化后的熔渣特性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类别 酸性焊条 碱性焊条
药皮成分 酸性氧化物:SiO2、TiO2、Fe2O3 碱性氧化物:大理石、萤石
脱氧性 较强的氧化性,促使合金元素氧化 脱氧性能好,合金元素烧损少,合金化效果较好
氢气孔 对铁锈、水分不敏感,焊缝很少产生由氢引起的
气孔
焊件或焊条存在铁锈和水分时,容易出现氢气孔。加
入萤石,具有去氢作用,但不利于电弧的稳定,必须
采用直流反极性进行焊接。
力学性能 酸性熔渣脱氧不完全,不能有效地清除焊缝的
硫、磷等杂质,故焊缝金属力学性能较低
熔渣脱氧较完全,能有效地消除焊缝金属中的硫,合
金元素烧损少,故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较好
用途 焊接低碳钢、不太重要的碳钢结构 焊接合金钢、重要碳钢结构
第七条 法兰种类—连接方式
平焊法兰 又称搭焊法兰。其优点在于焊接装配时较易对中,且成本较低。只适用于压力等级比较低,压力
波动、振动及震荡均不严重的管道系统中。
对焊法兰 又称为高颈法兰。主要用于工况比较苛刻的场合或应力变化反复的场合;压力、温度大幅度波动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费领精品资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晓资料更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