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工程师需要面对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根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基本原则,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而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成为造价工程师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 技术先进意味着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和材料设备,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而经济合理则要求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例如,在某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设计团队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桥梁设计方案,虽能显著提升抗震性能,但造价却高出传统方案近30%。这时,造价工程师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技术比较和经济分析,最终选择了一种既能满足设计标准,又不会超出预算的折中方案,从而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的双赢。
为了达到这种平衡,造价工程师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从组织层面来看,应明确项目组织结构及造价管理人员的任务分工,确保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其次,在技术层面,重视多方案比选,严格审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文件,寻找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再次,从经济角度出发,需动态监控造价数据,将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并对超额支出及时预警。
然而,如果只注重经济合理性而忽视技术创新,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例如,某住宅项目因盲目压缩成本,选用了低价劣质的建筑材料,最终导致墙体开裂、渗水等一系列问题,住户投诉不断,开发商不得不花费额外资金进行维修。这充分说明,造价工程师若未能平衡好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可能会给项目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综上所述,造价工程师必须始终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努力实现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以及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考点:一、造价工程师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