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习笔记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七章课堂笔记

来源:233网校 2014年6月27日

  第二节 现金管理

  广义现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狭义现金:仅指库存现金。
  一、持有现金的动机
  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持有现金额的多少取决于:(1)企业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的程度;(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交易需求:为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
  预防需求:以应付突发事件
  投机需求: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
  二、目标现金余额(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最佳持有量: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现金持有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交易成本
  (一)成本模型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min(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二)存货模式相关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1.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
  2.交易成本=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成本
  3.最佳持有量及其相关公式C=(2TF/K)½
  F交易成本(转换成本);K机会成本(报酬率)
  (三)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
  (1)最低控制线L的确定
  最低控制线L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其数额是由现金管理部经理在综合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企业借款能力、企业日常周转所需资金、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
  (2)回归线的确定 R=(3bⅹδ2/4i)1/3+L
  【注】i是以日为基础现金机会成本,如:(14%/360)
  (3)最高控制线的确定H=3R-2L
  三、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统收统支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
  四、现金收支日常管理
  (一)现金周转期(存货+应收-应付)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日销售成本=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日销售额
  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日购货成本
  减少现金周转期的措施:
  (1)减少存货周转期(加快制造与销售产成品),“产品生产周期的延长”意味着存货周转期的延长
  (2)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期(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3)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减缓支付应付账款)
  (二)收款管理
  一个高效率的收款系统能够使收款成本和收款浮动期达到最小,同时能够保证与客户汇款及其他现金流入来源相关的信息的质量。
  1.收款成本
  (1)浮动期成本(机会成本);(2)管理收款系统相关费用;(3)第三方处理费用或清算相关费用
  2.收款浮动期包括邮寄浮动期、处理浮动期、结算浮动期
  (三)付款管理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合理合法延缓)
  1.使用现金浮游量。2.推迟应付款的支付。3.汇票代替支票。与支票不同的是汇票不是见票即付。4.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5.透支。6.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7.使用零余额账户。

  233网校编辑推荐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计划 如何有效备考

   233网校讲师独家解读2014年中级会计师备考策略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备考冲刺试题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