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习笔记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七章课堂笔记

来源:233网校 2014年6月27日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2.管理成本包括:调查顾客信用状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3.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三、应收账款的原因:商业竞争(赊销)、销售与收款的时间差距。
  四、信用政策
  信用标准过于严格→可能会降低对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不利于扩大企业销售量甚至会因此限制企业的销售机会;
  信用的定性分析——5C系统(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品质: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体现还款意图和愿望。
  能力:指经营能力及获利情况,
  条件:指影响申请者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一项重要的外部因素。
  信用的定量分析——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
  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对负债总额比率)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对资本比率、带息债务对资产总额比率,以及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信用条件:1.信用期间;2.折扣期限(顾客享受折扣的付款期限)和现金折扣
  【信用条件决策】增加的税前损益>0,可行。
  1.计算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2.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费用的增加:
  (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新政策-旧政策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2)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单位变动成本×资本成本
  (3)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资本成本
  (4)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
  (5)计算现金折扣的增加(若涉及现金折扣政策的改变)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
  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费用
  五、应收账款的监控
  (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末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
  (二)账龄分析表
  将应收账款划分为未到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和以30天为间隔的逾期应收账款
  (三)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
  反映了一定期间(如一个月)的赊销额,是重要的现金流预测工具
  (四)ABC分析法又称“重点管理法”。
  它将企业的所有欠款客户按其金额的多少进行ABC分类排队,然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收账策略的一种方法。
  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一)调查客户信用:直接调查、间接调查
  (二)评估客户信用
  (三)收账的日常管理
  (四)应收账款保理:有追索权保理、无追索权保理、明保理、暗保理、折扣保理、到期保理
  其中,无追索权保理和到期保理,保理商承担全部风险。

  233网校编辑推荐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计划 如何有效备考

   233网校讲师独家解读2014年中级会计师备考策略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备考冲刺试题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