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的命题方式
多项选择题以理论的理解及实务应用为主要测试点,对知识点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很高。主要出题角度有:
1.对引发某会计科目增减变动的业务进行选择。比如: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中第一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就是引起长期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增减变动的业务选择,第8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是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减变动的业务选择。本类题目实质上是对实务知识的理论总结,具有较强的综合系统性。
2.针对特定章节知识点的正误判断。本类题目以某一单元的知识点为框架,在备选项的多个论断或多个业务处理方法中挑选与该知识点吻合的项目。该类题目较为典型的提问方式为:
(1)下列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或错误的)是()。
(2)下列论断中,符合会计制度(或某一特定准则)的是()。
3.从理论角度测试某一核算指标的因素链条构成。比如,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的第二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就是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确认需考虑的因素。第8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是固定资产在不同取得渠道下入账成本的构成。
4.针对组成要素较多的知识单元进行测试。比如关联交易的披露要素、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构成要素等等。
(三)判断题的命题方式
该类题目主要测试实务操作与理论的匹配,以甄别某一业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制度或准则规定为主要测试角度。
(四)计算题的命题方式
计算分析题共两个,都较为简单,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界于一个章节范围内,最多跨两个章节,选择的题目常见为一个完整的计算单元,主要命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货减值准备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2.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1)长期债权投资通常结合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设计题目。
(2)长期股权投资的题目往往组合以下知识点来设计。
①取得阶段,常与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结合出题;②持有阶段涉及以下专题:
A.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核算;
B.因追加投资形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核算;
C.权益法下,因被投资方净资产变动而引发的投资价值波动:
a.被投资方盈余时;
b.被投资方分红时;
c.被投资方亏损时;
d.被投资方接受捐赠时;
e.被投资方接受外币资本注资产生“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时;
f.被投资方接受新投资者加入时;
g.被投资方因专项拨款追加“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时;
(3)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
(4)出售时的会计处理。
3.固定资产专题
(1)取得成本确认。
(2)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折旧额的计算。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所得税的关系。
(4)固定资产的处置。
4.无形资产专题
(1)取得成本确认。
(2)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摊销额的计算。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所得税的关系。
(4)无形资产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