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计提的方法
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
注意:考试常见的是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有时也涉及个别认定法,但是销售百分比法很少涉及。在学习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是怎么样计提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当发生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2)计提金额的确定(要特别注意)
本期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确定的金额并不是我们当期真正计入管理费用的数额,还得考虑以前期提取、以前期发生坏账的问题,也就是说考虑在计提坏账准备之前的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如果贷方余额>计算出来的金额,要冲销: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
如果贷方余额<计算出来的金额,要补提: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如果有借方余额,则计提的金额=借方余额+计算出来的金额
举例:某企业应收款项按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5%,2002年12月1号,坏账准备有借方余额3万元,12月31号应收账款借方余额70万,应收票据借方余额20万,其他应收款借方余额10万,问企业12月31号补提坏账的数额。
【解析】本题考到计提坏账准备范围,应收账款70万余其他应收款10万要计提准备金,而应收票据不计提准备金的。另外一考点是(70+10)×5%计算出来的数额是不是补提的金额呢。我们说不是,因为坏账准备有借方余额3万,因此本期补提的金额=(70+10)×5%+3=7(万元)
如果把这道题变复杂点,即企业不是采用余额百分比,而采用的是账龄分析法,没有到期的按1%计提,1月到半年的按5%计提,半年以上的按10%计提,等等。一些资料都列出。那么我们要考虑到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还有一个要考虑的是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余额的问题。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B公司有贷方余额,反映的不是应收账款,而是表示预收账款,这个就不计提坏账准备。除此之外,还有可能预付账款××公司有借方余额,不能计提。
还可以出现各种题型,如判断题: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应该计提坏账准备(×)————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而能计提坏账准备。
判断题: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应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如果债务人已经撤销、破产、资不抵债或严重现金流量不足等,此时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判断题:存在发生坏帐可能性的应收票据,应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对)。
注意:坏账准备问题实际有一个延伸,延伸到后面的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如估计坏账准备的方法的改变、计提比例的改变等属于估计变更。这些变更一般按未来适应法处理,但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首次执行会计制度的时候,这些变更不按未来适应法来处理,而按追朔调整法来处理。
第五节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一、应收债权出售,融资业务的核算原则
注意:本节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去学习。
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发生了转移→视为出售应收债权→确认相关损益(一般计入营业外收支)
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未发生转移→实际是质押贷款→不确认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