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计算题的命题方式
计算分析题共两个,都较为简单,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界于一个章节范围内,最多跨两个章节,选择的题目常见为一个完整的计算单元,主要命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货减值准备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2.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1)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结合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设计题目;
(2)长期股权投资的题目往往组合以下知识点来设计:
①取得阶段,常与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结合出题;
②持有阶段涉及以下专题:
A.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核算;
B.因追加投资形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核算;
C.权益法下,因被投资方净资产变动而引发的投资价值波动:
被投资方盈余时;
被投资方分红时;
被投资方亏损时;
被投资方接受捐赠时;
被投资方接受外币资本注资产生“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时;
被投资方接受新投资者加入时;
被投资方因专项拨款追加“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时;
(3)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
(4)出售时的会计处理。
3.固定资产专题
(1)取得成本确认;
(2)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折旧额的计算;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所得税的关系;
(4)固定资产的处置。
4.无形资产专题
(1)取得成本确认;
(2)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摊销额的计算;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所得税的关系;
(4)无形资产的处置。
5.收入的会计核算
(1)特殊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预收账款销售方式、委托代销方式、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售后回购方式、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售后回租方式;
(2)提供劳务的收入确认,主要测试完工百分比法的应用;
(3)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
(4)收入与利润表的结合。
6.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般涉及正表项目的数字计算及附表中第一项的编制。
7.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主要测试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8.债务重组专题,通常与前述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知识点结合到一起来设计题目。
9.非货币性交易专题,通常与前述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知识点结合到一起来设计题目。
10.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专题,侧重于与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会计政策变更的知识点结合。
11.或有事项专题,倾向于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的界定及三者的会计处理差异。
12.关联交易专题,通常结合长期股权投资设计题目,因为关联关系确立往往以长期股权投资作为前提条件。
13.会计政策变更专题,通常仅就某一项政策变更作相应的处理。
14.会计差错更正专题,通常修正一至两项差错。
15.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专题,通常仅修正一至两项日后事项。
(五)综合题的命题方式。
会计(一)和会计(二)的合并使得综合题的测试具备了跨章节的“潜质”。虽然在2005年的考试中并未突出此特征,但未来的考试势必会对跨章节题目有所倾向。其主要出题点有:
1.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
2.非货性交易或债务重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所得税;
3.以复杂的收入确认为背景,结合所得税核算,并最终形成利润表的编制;
4.会计政策变更;主要政策变更有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权益法、资产期末计价方法的变换、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化等等。
5.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该类题目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专题,难点集中于所得税处理。另外,还应特别关注该专题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结合。
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为题目设计平台,将若干业务纳入其中,在甄别出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后,对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修正相关报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