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而提出的,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综合。
(2)可贷资金理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决定,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任何使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在一个封闭经济体中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 |
①借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量; |
②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
用公式表示:
Ld=I+ΔMd,Ls=S+ΔMs
其中:Ld为借贷资金的需求量;Ls为借贷资金的供给量;
△Md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
△Ms为该时期内货币供给的改变量。
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
I+ΔMd=S+ΔMs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正确:可贷资金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而提出的,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综合。
C正确:可贷资金理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决定,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任何使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
D错误: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在一个封闭经济体中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量,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古典利率理论(单选题)
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 |
储蓄(S)为利率(r)的递增函数,投资(I)为利率(r)的递减函数。 |
古典利率理论的隐含假定是,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
因此,该理论属于“纯实物分析”的框架。 |
当S>I时,利率会下降; 当S<I时,利率会上升; 当S=I时,利率便达到均衡水平。 |
债券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到期期限相同的债券利率不同由三个原因引起:
违约风险、债券的流动性和所得税。
1.违约风险
债务人无法按约付息或归还本金的风险称为违约风险,它影响着债券的利率。
各种债券都存在着违约风险:
①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同等条件下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
②低信用等级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
一般来说,债券违约风险越大,其利率越高。
2.债券的流动性
各种债券由于交易费用、偿还期限、是否可转换等方面的差异,变现所需要的时间或成本不同,流动性也就不同。
一般来说,国债的流动性强于公司债券;短期限的债券流动性强于期限较长的债券。同等条件下,流动性差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大,利率相对较高;反之,债券流动性越强,其利率越低。
3.所得税
所得税也是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重要因素。
同等条件下,具有免税特征的债券利率要低。
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特征的债券,由于距离到期日的时间不同,其利率水平也会有所差异。
债券利率与到期期限的这种关系被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
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
1.预期理论(单选题)
(1)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长期债券到期日之前各时间段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2)该理论认为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利率,是因为在未来不同的时间段内,短期利率的预期值是不同的。
(3)预期理论可以解释: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有同向运动的趋势。 |
②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上倾斜;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下倾斜。 |
预期理论还表明,长期利率的波动小于短期利率的波动。 |
2.分割市场理论(单选题、多选题)
(1)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作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市场。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
(2)假设条件: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因此,持有某一到期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于其他到期期限债券的需求不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期限结构理论与假定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完全替代品的预期理论完全相反。
(3)解释
根据分割市场理论,收益率曲线不同的形状可由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的供求因素解释。如果投资者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债券,长期债券相对于短期债券的需求较少,因此长期债券价格较低,利率较高,所以典型的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
(4)缺陷
虽然分割市场理论可以解释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但它却无法解释:
①不同期限的债券倾向于同向运动的原因。
②短期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上倾斜;而短期利率较高时,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3.流动性溢价理论(单选题)
(1)将预期理论和分割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就得到了流动性溢价理论。
(2)理论
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当等于两项之和,第一项是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项是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
假定未来3年当中,1年期债券的利率分别是5%、6%和7%,根据预期理论,2年期和3年期的利率分别为
(5%+6%)/2=5.5%,
(5%+6%+7%)/3=6%,
假定1~3年期债券的流动性溢价分别为0,0.25%和0.5%,
则2年期的利率为(5%+6%)/2+0.25%=5.75%,
3年期债券利率为(5%+6%+7%)/3+0.5%=6.5%。
(3)对流动性溢价的解释——期限优先理论
与流动性溢价理论密切相关的是期限优先理论,它采取了较为间接的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但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期限的债券有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期限优先)。由于投资者偏好于某种债券,因此只有当预期回报率足够高时,他们才愿意购买其他期限的债券。由于相对于长期债券,投资者一般更偏好于短期债券,因此,只有当长期债券的预期回报率较高时,他们才愿意持有长期债券。
(4)流动性溢价理论和期限优先理论解释了下列事实: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表现出同向运动的趋势; |
②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总是向上倾斜; |
③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很可能是陡峭地向上倾斜;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下倾斜。 |
1.古典利率理论(单选题)
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 |
储蓄(S)为利率(r)的递增函数,投资(I)为利率(r)的递减函数。 |
古典利率理论的隐含假定是,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
因此,该理论属于“纯实物分析”的框架。 |
当S>I时,利率会下降; 当S<I时,利率会上升; 当S=I时,利率便达到均衡水平。 |
2.流动性偏好理论(单选题)
(1)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其变化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
(2)货币需求(Md)的变动则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
Md=Md1(Y)+Md2(r)
(3)“流动性陷阱”
然而,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水平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变成一条折线。
货币供给为一条直线,均衡利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线与货币供给线的交点。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利率便达到均衡水平。
流动性偏好理论
在“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流动性陷阱”发生后,货币需求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该理论的隐含假定是,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凯恩斯认为决定利率的所有因素均为货币因素,利率水平与实体经济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属于“纯货币分析”的框架。
3.可贷资金理论(18单)
(1)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而提出的,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综合。
(2)可贷资金理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决定,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任何使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在一个封闭经济体中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 |
①借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量; |
②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
用公式表示:
Ld=I+ΔMd,Ls=S+ΔMs
其中:Ld为借贷资金的需求量;Ls为借贷资金的供给量;
△Md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
△Ms为该时期内货币供给的改变量。
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
I+ΔMd=S+ΔMs
(2)货币需求(Md)的变动则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
Md=Md1(Y)+Md2(r)
(3)“流动性陷阱”
然而,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水平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变成一条折线。
货币供给为一条直线,均衡利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线与货币供给线的交点。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利率便达到均衡水平。
流动性偏好理论
在“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流动性陷阱”发生后,货币需求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该理论的隐含假定是,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凯恩斯认为决定利率的所有因素均为货币因素,利率水平与实体经济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属于“纯货币分析”的框架。
(1)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长期债券到期日之前各时间段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2)该理论认为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利率,是因为在未来不同的时间段内,短期利率的预期值是不同的。
(3)预期理论可以解释: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有同向运动的趋势。 |
②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上倾斜;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下倾斜。 |
预期理论还表明,长期利率的波动小于短期利率的波动。 |
(1)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作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市场。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
(2)假设条件: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因此,持有某一到期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于其他到期期限债券的需求不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期限结构理论与假定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完全替代品的预期理论完全相反。
(3)解释
根据分割市场理论,收益率曲线不同的形状可由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的供求因素解释。如果投资者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债券,长期债券相对于短期债券的需求较少,因此长期债券价格较低,利率较高,所以典型的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
(4)缺陷
虽然分割市场理论可以解释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但它却无法解释:
①不同期限的债券倾向于同向运动的原因。
②短期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上倾斜;而短期利率较高时,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1)将预期理论和分割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就得到了流动性溢价理论。
(2)理论
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当等于两项之和,第一项是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项是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
假定未来3年当中,1年期债券的利率分别是5%、6%和7%,根据预期理论,2年期和3年期的利率分别为
(5%+6%)/2=5.5%,
(5%+6%+7%)/3=6%,
假定1~3年期债券的流动性溢价分别为0,0.25%和0.5%,
则2年期的利率为(5%+6%)/2+0.25%=5.75%,
3年期债券利率为(5%+6%+7%)/3+0.5%=6.5%。
(3)对流动性溢价的解释——期限优先理论
与流动性溢价理论密切相关的是期限优先理论,它采取了较为间接的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但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期限的债券有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期限优先)。由于投资者偏好于某种债券,因此只有当预期回报率足够高时,他们才愿意购买其他期限的债券。由于相对于长期债券,投资者一般更偏好于短期债券,因此,只有当长期债券的预期回报率较高时,他们才愿意持有长期债券。
(4)流动性溢价理论和期限优先理论解释了下列事实: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表现出同向运动的趋势; |
②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总是向上倾斜; |
③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很可能是陡峭地向上倾斜;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下倾斜。 |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槐俊升
应试性强,讲的细,效果好
主讲:中级金融,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师大神级培训讲师,学员口中YYDS的经济师老师,母题班研究者,培训经验十余年
免费听
葛广宇
记忆魔术师
主讲:初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基础知识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免费听
郑伟
经济学男神
主讲:中级工商管理,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
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就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双语经济学教师。本人学识渊博,底蕴深厚。课堂富有激情,能带动学员学习思维,幽默风趣的大叔型魅力男神。
免费听
王鑫鑫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免费听
徐雨光
授课专业,易理解,举例形象
主讲:初级个人理财,中级金融
美国经济学硕士。任职于某高校金融系,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财,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对热点考点把握准确,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免费听
陈肖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