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经常账户差额显示的是出口和应收收入之和与进口和应付收入之和之间的差额(出口和进口指货物和服务,而收入指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
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投资缺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交易有关。
2、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资本转移是指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同固定资产取得和处置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等情形。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金融账户反映的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及处置净额,金融账户交易列在国际收支中。
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账户差额之和为某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净贷款(顺差)或净借款(逆差)。
3、误差与遗漏净额
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资料不完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时间和计价标准不一致、货币换算等因素会造成误差和遗漏。
误差和遗漏净额账户是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人为设置的平衡账户。
当贷方总计大于借方总计时,差额数列在误差与遗漏净额的借方;
当借方总计大于贷方总计时,差额数则列在误差与遗漏净额的贷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正确: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这些项目下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被称作经常账户差额。
C错误:经常账户差额显示的是出口和应收收入之和与进口和应付收入之和之间的差额(出口和进口指货物和服务,而收入指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
BD正确、E错误: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一投资缺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交易有关。
综上,ABD正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当贷方总计大于借方总计时,差额数列在误差与遗漏净额的借方;当借方总计大于贷方总计时,差额数则列在误差与遗漏净额的贷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币、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投资缺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交易有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CDE正确: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A选项, 出售土地属于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应归入资本账户。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
国际收支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一个月 、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某一经济体(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该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或者现象,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会计原理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的统计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借贷记账法编制的,在表中分设借方和贷方。
1、复式簿记原理
复式簿记原理是国际会计的通行标准,规定:
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 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国际收支中每笔交易的记录均由两个金额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分录组成,对于每笔交易,各方都记录一个与之相应的贷方分录和借方分录:
贷记——货物和服务出口,应收收入,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借记——货物和服务进口,应付收入,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例如,
货物出口收入贷记货物贸易出口,借记对外存款资产增加;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现汇流入贷记直接投资负债增加,借记对外存款资产增加; 单向转移(如捐赠),记账的账户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定的人为设立的账户记账以符合复式簿记原理的要求。
2、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在经济价值被创造、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时进行会计记录的原则。
3、市场价格原则
以成交时的市场价格作为交易计价的基础。
对于进出口商品,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可能包括运输、装卸和保险的费用,采用到岸价格记录。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构成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经常账户差额显示的是出口和应收收入之和与进口和应付收入之和之间的差额(出口和进口指货物和服务,而收入指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
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投资缺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交易有关。
2、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资本转移是指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同固定资产取得和处置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等情形。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金融账户反映的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及处置净额,金融账户交易列在国际收支中。
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账户差额之和为某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净贷款(顺差)或净借款(逆差)。
3、误差与遗漏净额
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资料不完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时间和计价标准不一致、货币换算等因素会造成误差和遗漏。
误差和遗漏净额账户是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人为设置的平衡账户。
当贷方总计大于借方总计时,差额数列在误差与遗漏净额的借方;
当借方总计大于贷方总计时,差额数则列在误差与遗漏净额的贷方。
(一)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于1980 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正式席位,并于 1981 年制定了我国首个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一直保持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
(二)我国国际收支的调节
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出现顺差。
原因一:改革开放成果;
原因二: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在绝大多数年份均为顺差,但2015年、 2016年出现了明显的逆差。
原因一:中国对外投资额出现了快速增长;
原因二: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我国对国际收支顺差采取措施:
①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1996,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2010,企业外汇收入可存境外;2012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
②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企业直接对外投资,QDII)
③ 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耗能、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⑤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应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2017年之后,我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
我国在治理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进程中,主要采用了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经常账户盈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也缓解了我国经常账户的失衡。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借贷记账法编制的,在表中分设借方和贷方。
1、复式簿记原理
复式簿记原理是国际会计的通行标准,规定:
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 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国际收支中每笔交易的记录均由两个金额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分录组成,对于每笔交易,各方都记录一个与之相应的贷方分录和借方分录:
贷记——货物和服务出口,应收收入,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借记——货物和服务进口,应付收入,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例如,
货物出口收入贷记货物贸易出口,借记对外存款资产增加;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现汇流入贷记直接投资负债增加,借记对外存款资产增加; 单向转移(如捐赠),记账的账户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定的人为设立的账户记账以符合复式簿记原理的要求。
2、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在经济价值被创造、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时进行会计记录的原则。
3、市场价格原则
以成交时的市场价格作为交易计价的基础。
对于进出口商品,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可能包括运输、装卸和保险的费用,采用到岸价格记录。
国际收支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一个月 、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某一经济体(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该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或者现象,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会计原理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的统计表。
基于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的区分和自主性交易的本原性,一般以自主性交易来界定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
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顺差;
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小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逆差。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的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分析一国的国际经济表现、汇率政策和储备管理等,提供了一个综合框架。
了解自己,了解他国,了解世界。
(二)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的含义
基于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的区分和自主性交易的本原性,一般以自主性交易来界定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
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顺差;
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小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逆差。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账面分析
1、贸易收支差额
是指一国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也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
效率的状况,反映了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经常账户差额
包括货物贸易收支、服务贸易收支、初次收入收支和二次收入收支,前两项构成经常账户收支的主体。
经常账户是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被世界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被国际银行家视为信用评级的重要变量。
如果一国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则意味着该国有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贷方净额,该国的国外资产净额增加,也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增加,该国在国际上处于贷款人的地位。
反之,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减少,该国在国际上处于借款人的地位。
3、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分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 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流量总额也可以反映一国经常账户的状况。
不考虑误差与遗漏净额时,经常账户差额必然引起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因此,可以把资本和金融账户称为经常账户融资机制。这一融资机制的存在,使得经常账户的逆差可以在 一定时期内存在。
(2)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规模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一般而言,资本市场越开放,金融市场越发达,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流量总额就越大。
4、综合账户差额
是指经常账户加上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雇员认股权以及其他投资后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储备资产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综合账户差额可以综合反映一国自主性国际收支的状况,是全面衡量和分析国际收支状况的指标。
分析综合账户差额在政府有义务维护汇率稳定时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分析一国的国际经济表现、汇率政策和储备管理等,提供了一个综合框架。
了解自己,了解他国,了解世界。
1、贸易收支差额
是指一国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也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
效率的状况,反映了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经常账户差额
包括货物贸易收支、服务贸易收支、初次收入收支和二次收入收支,前两项构成经常账户收支的主体。
经常账户是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被世界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被国际银行家视为信用评级的重要变量。
如果一国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则意味着该国有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贷方净额,该国的国外资产净额增加,也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增加,该国在国际上处于贷款人的地位。
反之,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减少,该国在国际上处于借款人的地位。
3、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分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 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流量总额也可以反映一国经常账户的状况。
不考虑误差与遗漏净额时,经常账户差额必然引起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因此,可以把资本和金融账户称为经常账户融资机制。这一融资机制的存在,使得经常账户的逆差可以在 一定时期内存在。
(2)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规模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一般而言,资本市场越开放,金融市场越发达,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流量总额就越大。
4、综合账户差额
是指经常账户加上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雇员认股权以及其他投资后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储备资产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综合账户差额可以综合反映一国自主性国际收支的状况,是全面衡量和分析国际收支状况的指标。
分析综合账户差额在政府有义务维护汇率稳定时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形成原因
偶然性失衡 |
由地震、疫情、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无须政府调节。 |
收入性失衡 |
由一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超过他国的国民收入增长,引起本国进口需求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
货币性失衡 |
指一国的货币供求失衡引起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通货膨胀率,进而刺激进口、限制出口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
周期性失衡 |
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
结构性失衡 |
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必要性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
逆差——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涨;顺差,相反。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
逆差——国家投放外汇——回笼本币——通货紧缩;顺差,相反。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
逆差——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储备减少甚至枯竭;顺差,相反。
•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逆差——紧缩性财政政策
削减财政支出,抑制消费和投资,使国内总需求减少,物价下降,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逐步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使之恢复平衡。
顺差,反之。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账户收支,也调节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
逆差——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来提高市场利率,吸引资本流入,改善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减少总需求促使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逆差——紧缩性货币政策
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向市场回收流动性,银行信贷模缩小 ,总需求减少,进口受限,使得贸易收支逆差减小;同时利率上升,引起资本流入,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减小。
货币政策主要是利用利率机制控制货币供应量,引起资本流动,进而调节国际收支。同时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常与其他政策搭配使用,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3、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
或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让本币贬值或升值。
汇率政策能够产生相对价格效应,这里的相对价格是指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
逆差——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
作用:
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进口。
顺差——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
作用相反。
汇率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逆:紧紧贬
顺:松松升
•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微观政策措施
严重不均衡时,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逆差——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顺差——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逆差时,还可以采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争取短期信用融资的应急措施或直接动用本国的国际储备。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
逆差——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涨;顺差,相反。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
逆差——国家投放外汇——回笼本币——通货紧缩;顺差,相反。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
逆差——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储备减少甚至枯竭;顺差,相反。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逆差——紧缩性财政政策
削减财政支出,抑制消费和投资,使国内总需求减少,物价下降,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逐步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使之恢复平衡。
顺差,反之。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账户收支,也调节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
逆差——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来提高市场利率,吸引资本流入,改善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减少总需求促使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逆差——紧缩性货币政策
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向市场回收流动性,银行信贷模缩小 ,总需求减少,进口受限,使得贸易收支逆差减小;同时利率上升,引起资本流入,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减小。
货币政策主要是利用利率机制控制货币供应量,引起资本流动,进而调节国际收支。同时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常与其他政策搭配使用,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3、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
或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让本币贬值或升值。
汇率政策能够产生相对价格效应,这里的相对价格是指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
逆差——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
作用:
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进口。
顺差——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
作用相反。
汇率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逆:紧紧贬
顺:松松升
严重不均衡时,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逆差——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顺差——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逆差时,还可以采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争取短期信用融资的应急措施或直接动用本国的国际储备。
我国于1980 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正式席位,并于 1981 年制定了我国首个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一直保持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
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出现顺差。
原因一:改革开放成果;
原因二: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在绝大多数年份均为顺差,但2015年、 2016年出现了明显的逆差。
原因一:中国对外投资额出现了快速增长;
原因二: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我国对国际收支顺差采取措施:
①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1996,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2010,企业外汇收入可存境外;2012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
②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企业直接对外投资,QDII)
③ 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耗能、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⑤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应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2017年之后,我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
我国在治理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进程中,主要采用了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经常账户盈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也缓解了我国经常账户的失衡。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槐俊升
应试性强,讲的细,效果好
主讲:中级金融,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师大神级培训讲师,学员口中YYDS的经济师老师,母题班研究者,培训经验十余年
免费听
葛广宇
记忆魔术师
主讲:初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基础知识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免费听
郑伟
经济学男神
主讲:中级工商管理,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
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就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双语经济学教师。本人学识渊博,底蕴深厚。课堂富有激情,能带动学员学习思维,幽默风趣的大叔型魅力男神。
免费听
王鑫鑫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免费听
徐雨光
授课专业,易理解,举例形象
主讲:初级个人理财,中级金融
美国经济学硕士。任职于某高校金融系,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财,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对热点考点把握准确,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免费听
陈肖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