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需要理论——麦克利兰
主要内容 |
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 |
||
|
含义 |
特点 |
|
成就需要 |
指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 |
|
|
权利需要 |
指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 |
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
|
亲和需要 |
指寻求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
重视被别人接受和喜欢,追求友谊和合作。 |
|
应用 |
|
253.02KB
下载310.52KB
下载183.32KB
下载256.36KB
下载228.98KB
下载453.52KB
下载289.30KB
下载356.99KB
下载467.62KB
下载429.81KB
下载386.89KB
下载380.02KB
下载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A错误:亲和需要是“三重需要理论”的内容。
D错误:亲和需要是指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亲和需要强的人往往重视被别人接受和喜欢,他们追求友谊和合作。所以,亲和需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乎别人的感受”。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成就需要高的人有一些特点,就是:
①选择适度的风险;
②责任感较强;(D选项错误)
③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C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B。A选项为干扰项。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成就需要高的人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有较强的责任感和选择适度的风险。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麦克利兰的三重需要理论认为,成就需要高的人具备选择适度的风险、有较强的责任感、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三个方面特点。
需要层次理论——美·马斯洛
需要层次 |
(1)生理需要:对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性等身体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主要针对身体安全(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安全(如不解雇的承诺,或是舒适的退休计划)的需要,以免身心受到伤害。 (3)归属和爱的需要: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如获得友好和睦的同事关系)。 (4)尊重的需要:内在的尊重的需要(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和外在的尊重的需要(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
主要观点 |
(1)人都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呈三角形,级别由下及上逐层提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4)分类: 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高级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应用 |
(1)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个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 (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3)该理论还表明,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
评价 |
①易于理解。 ②不十分可靠和准确: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不严格呈阶梯关系。呆板、不灵活,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 |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主要内容 |
保健因素: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
|||
|
具备 |
缺失 |
||
激励因素 |
满意 |
没有满意 |
||
保健因素 |
没有不满 |
不满 |
||
应用 |
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工资、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使员工不致产生不满情绪,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利用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这类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
ERG理论——奥尔德弗
观点 |
1、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 |
||
核心需要 |
含义 |
对应马斯洛需要层次 |
|
生存需要 |
指个体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或个体维持生存的物质条件。 |
全部“生理需要”和部分“安全需要” |
|
关系需要 |
指个体维持重要人际关系的需要。 |
部分“安全需要”、全部“归属和爱的需要”和部分“尊重的需要“ |
|
成长需要 |
指个体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欲望。 |
部分“尊重的需要“和全部“自我实现的需要“ |
|
2、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 3、提出了“挫折—退化“的观点,认为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
|||
优点 |
|
公平理论
主要内容 |
1、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 2、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产出与投入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 注:员工比较的是其对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投入、产出的客观测量结果。 (1)纵向比较: ①组织内自我比较(即员工在同一组织中把自己现在的工作和待遇与过去的相比较) ②组织外自我比较(即员工将自己在不同组织中的工作和待遇进行比较) (2)横向比较: ①组织内他比(即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本组织中的其他人进行比较) ②组织外他比(即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其他组织的员工进行比较) 一般来说,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视野较为开阔,依据的信息比较全面,常常以他人为比较对象进行横向比较;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低的员工常常做自我的纵向比较。 |
恢复公平的方法 |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对象。 (5)辞职。 |
应用 |
(1)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来判断是否给予更多报酬,并确保不同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以保持员工的公平感。 (2)因为公平感是员工的主观感受,应注意经常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对于有不公平感的员工应予以及时的引导或调整报酬。 |
期望理论——弗罗姆
主要理论 |
1、该理论认为动机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①一个人需要多少报酬(效价); ②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期望); ③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工具性)。 效价×期望×工具性=动机
2、期望理论的特色:强调情境性,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每个人的动机。 |
应用 |
期望模型中的三个因素可以有多种组合,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性。 |
强化理论
观点 |
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 |
评价 |
1、强化理论并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认为人是在学习、了解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2、强化理论并不是地道的动机激励理论,因为它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 3、尽管强化作用对行为颇有影响力,但却不是行为的唯一控制因素。 |
(1)生理需要:对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性等身体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主要针对身体安全(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安全(如不解雇的承诺,或是舒适的退休计划)的需要,以免身心受到伤害。
(3)归属和爱的需要: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如获得友好和睦的同事关系)。
(4)尊重的需要:内在的尊重的需要(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和外在的尊重的需要(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1)人都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呈三角形,级别由下及上逐层提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4)分类:
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高级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个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
(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3)该理论还表明,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非此即彼、二者择一的关系。
激励因素: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性质、责任和晋升等因素。
保健因素: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工资、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使员工不致产生不满情绪,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利用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这类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
1、成就需要:指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
特点:
选择适度的风险。
责任感较强。
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2、权利需要 :指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
特点: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3、亲和需要 :指寻求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特点:重视被别人接受和喜欢,追求友谊和合作。
在对员工实施激励时,需要考虑员工以上三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以便提供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激励措施。
在组织人事安排上,测量、评价一个人的成就需要对如何分派工作和职位有重要的意义。
1、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
2、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产出与投入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
注:员工比较的是其对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投入、产出的客观测量结果。
(1)纵向比较:
①组织内自我比较(即员工在同一组织中把自己现在的工作和待遇与过去的相比较)
②组织外自我比较(即员工将自己在不同组织中的工作和待遇进行比较)
(2)横向比较:
①组织内他比(即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本组织中的其他人进行比较)
②组织外他比(即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其他组织的员工进行比较)
一般来说,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视野较为开阔,依据的信息比较全面,常常以他人为比较对象进行横向比较;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低的员工常常做自我的纵向比较。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对象。
(5)辞职。
(1)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来判断是否给予更多报酬,并确保不同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以保持员工的公平感。
(2)因为公平感是员工的主观感受,应注意经常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对于有不公平感的员工应予以及时的引导或调整报酬。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槐俊升
应试性强,讲的细,效果好
主讲:中级金融,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师大神级培训讲师,学员口中YYDS的经济师老师,母题班研究者,培训经验十余年
免费听
葛广宇
记忆魔术师
主讲:初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基础知识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免费听
郑伟
经济学男神
主讲:中级工商管理,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
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就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双语经济学教师。本人学识渊博,底蕴深厚。课堂富有激情,能带动学员学习思维,幽默风趣的大叔型魅力男神。
免费听
王鑫鑫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免费听
徐雨光
授课专业,易理解,举例形象
主讲:初级个人理财,中级金融
美国经济学硕士。任职于某高校金融系,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财,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对热点考点把握准确,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免费听
陈肖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