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教育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9.2德育目标和内容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12日

第二节 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确定德育目标对于整个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是一种方向的引领和保证,是确定德育内容、制定德育原则、选择德育方法等工作的前提。德育内容是一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只有通过确定与德育目标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德育目标的达成才有了可靠的保证,否则,德育目标就成为空文。可以说,德育内容最直接地体现着德育目标,是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服务的。
  一、德育目标和内容概述
  (一)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含义

  德育目标即德育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活动本身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培养所要遵循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着一定的联系。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德育目标与其他几育的目标共同构成了教育目的,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生德育方面要求的具体化,德育目标的确定与实施要依据教育目的,只有德育目标和其他各育目标的共同实现,才能保证教育目的的达成。教育目的属于上位概念,德育目标属于下位概念。教育目的与德育目标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是人们在日常使用中常常不加区分的两个概念。实际上,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之间关系密切,有区别也有联系。就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都是规定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德性发展的要求来看,二者没有实质性的不同,都是培养人的德性方面的一种教育理想和教育预期。但是二者具有层次上的区别,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选择的教育内容,是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有关德性的具体规定性要求,德育目标是特定社会对青少年所要达到的德性方面的规格性要求。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要由德育目标来决定,德育目标也体现和落实在具体的德育内容之中。
  (二)德育目标的特征
  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德育目标属于历史范畴,任何社会的德育目标都反映和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要求形成适应本时期发展的德育目标,没有普遍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具有社会性。德育目标是社会意识的体现,任何社会的德育目标都必须反映当时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在德育方面的要求,必须考虑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什么品质的人。在阶级社会里,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它们由处于统治地位的人群规定,体现一定阶级意识,反映统治者对培养人的规格与要求。
  德育目标具有价值性。德育目标的价值性既体现在对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方面,同时德育目标对德育工作本身也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如对德育工作的协调、导向作用,对德育评价的参照价值,对德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的规范、指导、激励价值等。
  (三)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
  影响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德育目标得以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对人的品德规格的要求就不会相同。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各个领域没有出现明确的划分,一方面政权的合法性需要来自道德的证明,另一方面,政治秩序的巩固也需要人们具有统治者所希望的道德。所以古代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品德素养和忠心服务于统治阶级统治的“奴仆”。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分化加速,政治的运行也减少了对道德的依赖,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奴仆型的道德已经被时代所鄙弃,转而注重培养人的主体性道德,以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社会对个体的道德品质又提出很多新的需求,比如要求个体具有环境道德、网络道德等,这些都要体现到德育目标中。
  社会因素对德育目标的影响与制约还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目标的影响。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既根据本阶级统治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同时又利用其统治地位的权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等保证、维护它的顺利实施;德育目标既是政治、经济制度在德育上的反映,同时又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引起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更新,并导致德育内容的丰富和扩展。
  另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对德育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到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小到各个地区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传统的价值取向存在,而这些都将影响到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在制定德育目标时会完全抛弃来自传统的文化影响。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他们强调的是民主、开拓、自信等文化特质,因此德育目标带有强烈的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作为有着儒家文化传统的中国,“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刚健有为”等儒家文化思想也同样影响着今天的德育。
  2.人的因素
  德育目标的制定还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人的道德发展也是具有规律性的。如在实际品德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遵循“他律一自律一自由”的顺序。这就要求德育必须尊重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难易适度,而不能越级而上。道德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德育应该抓住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在不同的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