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控制助燃剂是防火防爆的核心措施之一。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T 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需重点关注以下技术要点:
惰性气体保护系统采用氮气等惰性气体覆盖易燃物质(如GB50016中规定的甲类物质),将氧气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规范要求惰性气体系统失效频率需低于1×10^-1/年(见24版教材管道失效频率表)。
密闭操作与负压控制对涉及助燃剂的工序应采用密闭设备,并设置微负压操作(参考SH 3009-2013),防止空气渗入。尤其是处理闪点<28℃的液体(如丙酮)或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乙烯)时,必须严格执行。
氧浓度监测联锁根据AQ 3035-2010要求,重大危险源区域应设置氧浓度在线监测,并与紧急切断系统联锁。当氧浓度超过5%时应触发警报,达到8%时自动切断物料供给。
典型应用案例:某石化企业在苯乙烯储罐采用三重防护——氮封系统(氧含量<3%)、呼吸阀带阻火器、雷达液位计密闭测量,成功将火灾风险等级从R=15降至R=4(参考T/CCSAS 044-2023评估模型)。
考试重点提示:
记忆甲类物质的最大允许量(如汽油0.004L/m³)
掌握惰化系统的设计参数(如氮气纯度≥99.9%)
理解氧浓度控制值与物质爆炸下限的关系
最新规范强调智能化管控,应急管理部2022年指南要求将助燃剂控制系统接入安全风险平台,实现实时数据追溯(见危化品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指南)。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控制助燃剂的措施
1、对有燃爆危险物料的设备和管道,尽量采用( )。
A.焊接
B.粘接
C.螺纹连接
D.法兰连接
2、化工生产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产物或最终产品等经常会涉及易燃爆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工作不容忽视。下列关于防火防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结晶的硝基化合物,应采用增大压力、提高材料沸点的办法进行干燥和蒸馏操作,以减小火灾危险性
B.对于有放热反应的生产过程,投料速度不能超过设备的传热能力
C.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保持不小于90 m的防火间距
D.高温、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的工艺应选用石棉橡胶垫圈
3、遇到空气或受潮、受热极易自燃的物品,可以隔绝空气进行安全储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金属钠储存于煤油中
B.黄磷存于水中
C.二硫化碳用酒精封存
D.烷基铝封存于氮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