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修订)》和《GBT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化工装置助燃剂控制须落实以下关键技术:
1. 物料密闭化输送技术对于闪点<28℃的甲类液体(如汽油、丙酮),必须采用全密闭管道输送(见GB50016表3),法兰连接处需使用双层密封,泄漏频率应控制在1×10^-5/年以下(参考24版教材管道失效数据)。
2. 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储罐应采用氮封系统,保持氧含量<5%(AQ3035要求)。典型案例显示,苯储罐氮封系统配合氧浓度联锁,可使爆炸风险降低87%(T/CCSAS044-2023评估结果)。
3. 通风系统防爆设计处理爆炸下限<10%气体(如氢气)的厂房,机械通风系统需符合以下要求:
风机防爆等级≥ExdⅡBT4
进风口距地面高度≥2m
排风管设止回阀(SH3009-2013规定)
4. 作业环境氧浓度监控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连续监测氧浓度:
报警值:19.5%~23.5%
行动值:立即撤离(GB50493要求)
5. 点火源隔离技术涉及助燃剂区域应执行:
15m内禁止明火(AQ3033规定)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Ex标志)
静电接地电阻<10Ω
6. 应急处置系统需配置快速惰化装置,能在30秒内将氧浓度降至安全水平(见应急厅〔2022〕5号文要求)。
考试特别提示: ① 甲类仓库的助燃剂控制需同步考虑物质特性(如硝化棉需湿度控制) ② 最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要求将助燃剂监控数据上传至政府监管平台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控制助燃剂的措施
1、密闭设备系统即把可燃性气体、液体或粉体物料放在密闭设备或容器中储存或操作,可以避免它们与外界空气接触而形成燃爆体系。其中,保证设备系统密闭性的措施不包括()。
A.设备和管道尽量采用焊接,减少法兰连接
B.加压和减压设备在投入生产后开始做气密性检验
C.输送燃爆危险性大的气体、液体管道,最好用无缝钢管
D.采用的密封垫圈必须符合工艺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要求
2、遇到空气或受潮、受热极易自燃的物品,可以隔绝空气进行安全储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金属钠储存于煤油中
B.黄磷存于水中
C.二硫化碳用酒精封存
D.烷基铝封存于氮气中
3、控制助燃剂,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粉体物料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或者将它们隔离开来,即使有点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混而不致发生燃烧、爆炸。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有燃爆危险物料的设备尽量采用法兰连接
B.法兰所用密封垫圈,一般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垫圈
C.输送燃爆危险性大的气体、液体管道,最好用焊接钢管
D.接触漂白粉等粉状氧化剂的生产传动装置,要严格密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