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明确规定:在具有火灾爆炸风险的重大危险源罐区内动火必须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这一要求主要针对以下三类高风险操作场景:
一、储罐维修动火作业包括储罐本体维修动火、附属管道动火等,必须执行特级动火管理程序。作业前需进行可燃气体检测,氧含量检测,并办理特级动火作业许可证。
二、流程切换动火操作在储存具有火灾爆炸性危险化学品的罐区内进行流程切换时,必须制定操作程序确认表,对每个操作安全条件进行逐项确认,并配备专职监护人员。
三、储罐脱水操作液化烃储罐的脱水作业必须按照特级动火标准管理。作业时应使用防爆工具,设置专人监护,并配备应急物资。
特级动火作业必须满足以下核心要求:
作业前必须进行JSA(作业安全分析)
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必须编制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作业期间全程视频监控
配备专职消防车和消防人员现场监护
根据GB/T 50779标准,特级动火作业还需考虑建筑物抗爆要求。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作业许可审批流程,并对所有危险作业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确保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实际应用中,企业还应结合《SH 3009-2013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等标准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差异化的特级动火管理规定,并通过定期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下列对泄漏事故处理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
B.应从下风、下坡处接近泄露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C.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
D.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工业生产中有毒危险化学品一旦泄漏,可能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造成伤害。进入现场的人员应佩戴合适的呼吸道防毒劳动保护用具。按作用机理,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面具分为()。
A.全面罩式和半面罩式
B.过滤式和隔离式
C.自给式和隔离式
D.电动式和人工式
3、下列选项不属于事故风险分析主要内容的是( )。
A.事故类型,分析本岗位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突发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C.分析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地点、装置部位或工艺过程的名称
D.事故发生后造成的财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