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4.12.8条款明确规定: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2024版教材第四章指出,有效的周边协同应急机制必须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信息共享系统建设
建立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含毒性气体浓度、风向风速等15项参数)
每季度更新周边3公里范围内人员密集场所清单(学校、商场等)
开发专用应急通讯频道(独立于民用网络)
联合演练标准
每年至少开展2次跨单位综合演练(含夜间演练1次)
设置模拟周边群众疏散科目(2025年新规要求≥30%参演者为真实居民)
验证应急物资调配效率(目标:救援装备30分钟内送达相邻单位)
法律文书规范
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区域应急联防协议》(须明确责任划分和赔偿条款)
制定《周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每三年更新一次)
留存应急告知书面回执(保存期不少于3年)
典型案例显示:某化工园区在2024年氯气泄漏事故中,因提前与周边5家企业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使事故影响范围减少62%。而同年另一起事故中,未履行告知义务的企业被处以50万元罚款并承担额外民事赔偿。
当前监管部门重点检查:
周边单位参与演练的原始签到记录
应急信息告知回执的完整率(要求100%)
联合指挥部的实体化运作情况(含专属办公场所和装备)
特别提示:依据最新司法解释,未有效履行周边告知义务导致伤亡扩大的,可能面临重大责任事故罪指控。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化工事故应急演练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某氯碱化工公司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液氯充装、聚氯乙烯岗位现场处置等各种应急救援方案,据此制定2020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下列从该年度企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中捕录的内容,符合要求的是( )。
A.1次氯气中毒和1次聚氯乙烯聚合釜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 次液氯充装的泄露处置方案演练
B.1次液氯充装的泄漏处置方案演练,1次聚氯乙烯聚合釜超压的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C.1次氯气中毒和1次聚氯乙烯聚合釜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演练,2次聚氯乙烯聚合釜超压的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D.1次聚氯乙烯聚合釜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次液氯充装的泄漏处置方案演练
2、应急演练是由多个组织共同参与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应急演练准备、应急演练实施和应急演练总结三个阶段。下列有关应急演练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演练目标与范围是组织与实施应急演练的依据
B.实战演练是通过对事件情景的真实模拟来检验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能力
C.应急演练准备阶段,演练策划组应确定应急演练的目标,并确定相应的演示范围或演示水平
D.模拟场景演练一般在室内进行,采用会议讨论的形式实施
3、应急中心即通知各应急组织赶到指定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各应急组织在不知道是演练的情况下,迅速组织人员作出相关应急响应行动,此种演练称为( )。
A.单项演练
B.综合演练
C.“预知”型演练
D.“非预知”型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