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GBT 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和《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连锁性由于化工生产装置的关联性,初始事故可能引发二次爆炸、中毒等衍生灾害。如某化工厂管道泄漏导致可燃气体扩散,后续触发明火引发连环爆炸。技术规范E.2危险源辨识表中特别强调碳氢化合物加工设备(如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连锁风险。
2. 复杂性涉及多类型危害共存:
物理危害:压力容器爆炸(技术规范5.1类带压气体风险)
化学危害:剧毒物质泄漏(如4.3类氯气)
环境危害:污染物扩散至水体大气 《AQ/T 3034-2022》4.12.8条要求企业必须在重大危险源周边设置多重警示标识,正是应对复杂危害的体现。
3. 快速扩散性气态危险化学品(如4.1类乙烯)可在短时间内扩散数公里。某事故案例显示,液化烃泄漏后3分钟内即形成直径200米的爆炸性气云。《SH 3009-2013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对此类扩散风险有专门防控要求。
防控建议:
建立独立安全仪表系统(符合4.12.6条强制要求)
采用L.3模型二进行风险参数动态监测
每3个月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4.12.9条规定) 当前企业若未按《T/CCSAS 044-2023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评估指南》实施防控,将面临重大法律风险。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1、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的是( )。
A.突发性强,不易控
B.后果较轻,经济损失小
C.具有延时性
D.污染环境,破坏严重,且具有长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