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化工安全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中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堵漏技术?

来源:233网校 2025-11-17 17:41:17
导读:本文针对液化石油气(LPG)储罐泄漏这一高风险场景,系统分析各类堵漏技术的适用条件、操作要点和实战效果评价标准,帮助应急人员掌握科学决策方法。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中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堵漏技术?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突出风险特征,根据《SH/T 3210—2020石油化工装置安全泄压设施工艺设计规范》和《24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要求,堵漏技术选择需综合考虑以下要素:

一、泄漏类型判定标准

  1. 孔洞型泄漏(直径<50mm):

    • 首选技术:磁压式堵漏工具(适用温度-40℃~80℃)

    • 操作要点:先预冷金属表面再实施吸附

  2. 裂纹型泄漏(长度<300mm):

    • 推荐方案:专用密封胶+钢带捆扎

    • 关键参数:胶体固化时间≤3分钟(参照T/CIESC 0008—2020)

二、环境风险控制

  1. 防爆措施:

    • 使用铜质工具(符合GB 50089防爆要求)

    • 喷雾水幕保持浓度<爆炸下限20%

  2. 应急退避方案:

    • 设置3条不同方向的撤离路线

    • 安全观察哨间距≤50米

三、技术对比分析| 技术类型 | 适用压力(MPa) | 操作人数 | 典型耗时 | |----------|----------------|----------|----------| | 冷冻封堵 | ≤1.6          | 4-6人    | 2-3小时  | | 夹具堵漏 | ≤2.5          | 3人      | 30分钟   | | 注入密封 | ≤4.0          | 2人      | 15分钟   |

四、典型案例验证2024年华南某LPG站泄漏事故处置:

  1. 现场确认:法兰密封面环形泄漏(压力1.8MPa)

  2. 采用组合方案:

    • 首先用冷冻喷枪降低泄漏速率

    • 然后安装定制夹具(带注胶通道)

  3. 最终耗时42分钟完成封堵

最新技术进展

  1. 智能堵漏机器人(耐压等级达6MPa)

  2. 记忆合金自膨胀密封材料

  3. 基于AR技术的远程指导系统

特别警示

  1. 禁止在未切断物料来源情况下直接焊接

  2. 堵漏作业必须同步监测可燃气体浓度

  3. 所有设备应每季度进行耐压测试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泄漏事故处理方法

1、某化工厂一条液氨管道腐蚀泄漏,当班操作工人甲及时关闭截止阀,切断泄漏源,对现场泄漏残留液氨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

A.喷水稀释

B.沙子覆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D.氯化钠溶液中和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扑救毒害或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A选项:液氨易溶于水,生成氨水 B选项:液氨泄漏会汽化,砂子覆盖,对气体泄漏起不到效果 C选项:不能用强碱中和,另外氨水也是呈碱性,可以用弱酸 D选项:氯化钠属于盐类,无法起到中和效果

2、清除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污染,应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

A.首先用生石灰将泄漏的药液吸干,然后用碱水湿透污染处,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B.用漂白粉或5倍水浸湿污染处,再用碱水浸湿,最后用热水和冷水各冲洗一次

C.用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D.用硫黄粉覆盖,最后用水冲洗干净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氰化钠(NaCN)、氰化钾(KCN)等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其水溶液呈碱性,易与酸反应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HCN)。因此,处理时需避免酸性物质接触,防止气体挥发造成二次污染。 C选项正确: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是氰化物的特效解毒剂,其水溶液可与氰化物反应生成无毒的硫氰酸盐(如NaSCN)。先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浇淋污染处,可确保氰化物充分反应;后续用热水冲洗可加速反应产物溶解,冷水冲洗则可彻底清除残留物,符合安全处置原则。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