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抽查显示,32%的进口化学品SDS存在数据造假问题,主要手段包括篡改闪点数据、隐瞒杂质成分等。这不仅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更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SDS造假四大典型手法
参数修饰:将丙烯酸的真实闪点(54℃)虚报为75℃以降低运输成本
数据嫁接:复制类似物质毒理学数据,未进行实际测试
法规规避:不标注新列入《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的物质
版本欺诈:使用过期版本回避新规要求
七步专业验证法
数据一致性检查:
对比蒸汽密度与分子量计算公式:蒸汽密度=分子量/22.4
验证闪点与沸点的逻辑关系(闪点通常比沸点低20-30℃)
溯源验证:
要求提供GLP实验室原始报告
核对测试标准编号(如GB/T 21621-2024)
跨版本比对:
同一产品不同版本SDS关键参数波动>10%需预警
法规符合性审查:
使用ECHA/EPA数据库核对注册号真实性
某跨国企业供应商SDS审计体系
三级审核制度:
采购部形式审查 → EHS部专业审查 → 第三方实验室验证
黑名单管理:
发现1次造假永久取消供应商资格
现场审计要点:
检查实验室仪器校验记录
抽样复测关键参数(如LD50)
最新监管要求
2025年起企业需保存SDS验证记录至少10年
对高风险化学品实行SDS备案制(向应急管理部门提交验证报告)
技术赋能案例区块链SDS验证平台:
不可篡改的测试数据存证
自动同步全球法规更新
供应商信用评分可视化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是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向用户提供基本危害信息的工具(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等),主要包括16部分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16部分内容的是( )。
A.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B.危险性概述
C.成分/组成信息
D.生产日期
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危险性概述、成分/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共16部分内容。下列属于毒理学资料内容的是( )。
A.禁配物
B.生物富集
C.侵入途径
D.刺激性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 ),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A.生产化学品须知
B.使用化学品须知
C.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D.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