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银行从业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银行从业
授课老师:李开源
所属科目:中级风险管理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三章 信用风险管理/第二节 信用风险评估与计量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
所属版本: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介绍

(1)违约相关性

违约的发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债务人自身因素;债务人所在行业或区域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其中,行业或区域因素将同时影响同一行业或地区所有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而宏观经济因素将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违约相关性。

(2)信用风险组合计量模型

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信用风险组合模型包括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CreditRisk+模型等。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1:32:01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考点试题

单选题 1.违约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 债务人自身因素
B . 债务人所在行业或区域因素
C . 宏观经济因素
D . 微观经济因素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违约的发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债务人自身因素;(2)债务人所在行业或区域因素;(3)宏观经济因素。其中,行业或区域因素将同时影响同一行业或地区所有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而宏观经济因素将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违约相关性。

单选题 2.下列信用风险组合模型中,(  )目的是为了计算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个信用资产组合在持有期限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A . CreditMetrics模型
B .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C . Credit Risk+模型
D . Credit Monitor模型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CreditMetrics模型本质上是一个VaR模型,目的是为了计算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个信用资产组合在持有期限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单选题 3.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信用风险组合模型不包括()。
A . IS-LM模型
B . Credit Risk+模型
C . CreditMetrics模型
D . Credit Portfolio View 模型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信用风险组合模型有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Credit Risk+模型。

单选题 4.Credit Risk+模型认为,贷款组合中不同类型的贷款同时违约的概率很小且相互独立,因此,贷款组合的违约率服从(  )分布。
A . 正态
B . 泊松
C . 指数
D . 均匀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Credit Risk+模型认为,贷款组合中不同类型的贷款同时违约的概率很小且相互独立,因此,贷款组合的违约率服从泊松分布。

多选题 5. 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应用范围包括(  )。
A . 信贷政策的制定
B . 授信审批
C . 限额设定
D . 贷款定价
E . 损失准备计提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除ABC三项外,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应用范围还包括:①风险监控,对于不同评级结果的债务人或债项,采用不同监控手段和频率;②风险报告,明确规定风险报告的内容、频率和对象,至少按季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其他相关部门或人员报告债务人和债项评级总体概况和变化情况。DE两项属于内部评级法的高级应用范围。

大咖讲解: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

李开源
银行从业
互联网金融硕士,高级金融讲师,上海财经广播特约评论嘉宾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专家判断法

专家判断法

相关概念

专家系统是依赖高级信贷人员和信贷专家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经验,运用各种专业性分析工具,在分析评价各种关键要素基础上依据主观判断来综合评定信用风险的分析系统。【主观性强】

考虑因素

与借款人有关的因素:声誉、杠杆、收益波动性

与市场有关的因素: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

常用专家系统

5Cs系统:品德(Character)、资本(Capital)、还款能力(Capacity)、抵押(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

高频

信用评分模型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信用评分模型有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Prohit模型和线性辨别模型。信用评分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信用评分模型是建立在对历史数据(而非当前市场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回归方程中各特征变量的权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②信用评分模型对借款人历史数据的要求较高,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起一个包括大多数企业历史数据的数据库。

银行评分卡的特点:①提高贷款审批的客观性;②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③优化信贷风险管控。

高频

违约概率模型

常用的违约概率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模型、RiskCalc型、KMV的Credit Monitor模型、风险中性定价模型、死亡率模型等。

①逻辑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克服了一般线性回归的异方差性,模型输出结果可以直接解释为违约概率,直观且易于理解。但其对数据依赖程度高,要求足够的财务数据和违约样本。

②RiskCalc模型:RiskCalc模型是在传统信用评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步骤从客户信息中选择出最能预测违约的一组变量,经过适当变换后运用Logit/Probit回归技术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

③Credit Monitor模型:是一种适用于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

④风险中性定价模型:核心在于把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视为期权买卖关系,借贷关系中的信用风险信息因此隐含在这种期权交易之中,从而通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求解出信用风险溢价和相应的违约率,即预期违约频率。

高频

风险暴露分类

风险暴露分类

主权类

指对主权国家或经济实体区域及其中央银行、公共部门实体,以及多边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债权。

金融机构类

指商业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按金融机构属性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公司类

公司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公司、合伙制企业和独资企业及其他非自然人的债权,但不包括对主权、金融机构和纳入零售风险暴露的企业的债权。

公司风险暴露细分为中小企业风险暴露、专业贷款风险暴露和一般公司风险暴露:

中小企业风险暴露

商业银行对年营业收入(近3年营业收入的算术平均值)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企业的债权。

专业贷款风险暴露

指公司风险暴露中同时具有如下特征的债权:

债务人通常是一个专门为实物资产融资或运作实物资产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实体;

债务人基本没有其他实质性资产或业务,除了从被融资资产中获得的收入外,没有独立偿还债务的能力;

合同安排给予贷款银行对融资形成的资产及其所产生的收入有相当程度的控制权。

分类:项目融资、物品融资、商品融资和产生收入的房地产贷款。

一般公司风险暴露

指中小企业风险暴露和专业贷款之外的其他公司风险暴露。

零售类

同时具有三个方面特征:债务人是一个或几个自然人;笔数多,单笔金额小;按照组合方式进行管理。

分类: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其他零售风险暴露。

股权类

指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东权益。纳入股权风险暴露的金融工具应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持有该项金融工具获取收益的主要来源是未来资本利得,而不是随时间所产生的收益;

该项金融工具不可赎回,不属于发行方的债务;

对发行方资产或收入具有剩余索取权。

其他类

主要包括购入应收账款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

高频

客户评级

客户评级必须具有两大功能:

①能够有效区分违约客户;

②能够准确量化客户违约风险。

违约

当下列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债务人即被视为违约

债务人对银行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

银行认定,除非采取变现抵(质)押品等追索措施,债务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对银行的债务。

违约概率

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违约概率估计包括两个层面:单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某一信用等级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

高频

债项评级

在内部评级法下,债项评级与债项的违约风险暴露(EAD)、违约损失率(LGD)、有效期限(M)密切相关。

违约风险暴露

指债务人违约时预期表内项目和表外项目的风险暴露总额,包括已使用的授信余额、应收未收利息、未使用授信额度的预期提取数量以及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等。

如果客户已经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为其违约时的债务账面价值;

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为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信用转换系数。

违约损失率

违约损失率指估计的某一债项违约后损失的金额占该违约债项风险暴露的比例即损失占风险暴露总额的百分比(损失的严重程度,LGD=1-回收率)。

影响违约损失率的因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项目因素公司因素行业因素地区因素宏观经济周期因素

计算违约损失率的方法:市场价值法、回收现金流法。

有效期限

债项的有效期限越短,信用风险就越小



高频

缓释工具

信用风险缓释是指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监管资本时,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