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银行从业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银行从业
授课老师:李开源
所属科目:初级风险管理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第一节 操作风险识别/操作风险识别方法
所属版本: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介绍

(1)操作风险识别定义

操作风险识别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鉴别分析业务活动中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隐患和产生风险的环节点,确定风险的性质、种类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影响程度的过程。

(2)操作风险识别方法

①事前识别和事后识别

事前识别:操作风险事件还没有发生时,在内含风险暴露基础上进行的识别,主要通过对每个产品线的操作流程以及银行的人员、技术、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存在潜在风险的环节和部位。

事后识别:在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根据银行的操作风险定义和事件分类标准,确定风险事件是否为操作风险及其所属类别,并分析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②因果分析模型

商业银行借助因果分析模型,对所有业务岗位和流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识别,并建立操作风险成因和损失事件之间的关系。

(3)操作风险识别内容

潜在风险识别:对银行业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点进行的识别,包括内部流程、人员、技术中的弱点和不足,也包括外部环境可能对经营活动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

已暴露风险的识别:主要是针对已发生的风险事件所做的鉴别分析,识别的内容不仅包括事件的性质,还包括事件是否会造成影响,可能造成什么影响,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以及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7 11:02:35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考点试题

多选题 1. 操作风险损失一般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并可进一步划分为()。
A . 法律成本
B . 监管罚没
C . 资产损失
D . 对外赔偿
E . 追索失败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操作风险损失的进一步划分除了A、B、C、D、E五项外,还有账面减值、其他损失。

单选题 2.操作风险识别方法包括()。
A . 关键风险模型
B . 风险监测
C . 因果分析模型
D . 死亡率模型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包括事前识别和事后识别,以及因果分析模型。

单选题 3. 2008年年初,法国兴业银行因为未授权交易而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损失惨重,该事件提示了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等领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据此下列关于操作风险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 金融工具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潜在的操作风险
B . 最高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必须确保重大缺陷能够迅速得到修正
C . 必须对所有的业务活动建立相关内部控制,包括建立独立风险管理部门
D . 必须严禁交易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建立巨大的风险敞口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金融工具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潜在的操作风险。

多选题 4.在操作风险监测过程中建立的因果分析模型能够对操作风险的()三个方面进行历史统计,并形成相互关联的多元分布。
A . 风险类别
B . 风险成因
C . 风险成本
D . 风险损失
E . 风险发生频率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综合自我评估结果和各类操作风险报告的基础上,利用因果分析模型能够对对风险损失、风险成因和风险类别进行逻辑分析和数据统计,进而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的多元分布。

多选题 5.下列关于操作风险识别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操作风险识别应该以当前和未来潜在的操作风险两方面为重点
B . 操作风险识别方法包括事前识别和事后识别
C . 电子银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但客户资金被盗/交易故障次数异常增多属于系统缺陷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D . 在引进新产品、采取新程序和系统之前,须对其潜在操作风险进行单独识别
E . 借助因果分析模型,只能对重要业务岗位和流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识别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E项,商业银行通常可以借助因果分析模型,对所有业务岗位和流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识别,并建立操作风险成因和损失事件之间的关系。

大咖讲解:操作风险识别方法

李开源
银行从业
互联网金融硕士,高级金融讲师,上海财经广播特约评论嘉宾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操作风险特征和分类

(1)操作风险特征

①具体性;②分散性;③差异性;④复杂性;⑤内生性;⑥转化性。

(2)操作风险分类

基于损失发生原因的分类

人员因素:职员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等。

内部流程:流程不健全、流程执行失败、控制和报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担保品管理不当、产品服务缺陷、泄密、与客户纠纷等。

系统缺陷: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不完善。

外部事件:外部欺诈、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责等。

基于损失事件类型的分类

内部欺诈事件:指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的损失事件。

外部欺诈事件:指第三方故意骗取、盗用、抢劫财产、伪造要件、攻击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或逃避法律监管导致的损失事件。

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指违反就业、健康或安全方面的法律或协议,个人工伤赔付或者因歧视及差别待遇导致的损失事件。

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指因未按有关规定造成未对特定客户履行分内义务或产品性质或设计缺陷导致的损失事件。

实物资产的损坏:指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如恐怖袭击)导致实物资产丢失或毁坏的损失事件。

信息科技系统事件:指因信息科技系统生产运行、应用开发、安全管理以及由于软件产品、硬件设备、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因素,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办理业务或系统速度异常所导致的损失事件。

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指因交易处理或流程管理失败,以及与交易对手方、外部供应商及销售商发生纠纷导致的损失事件。

基于损失形态的分类

法律成本;监管罚没;资产损失;对外赔偿;追索失败;账面减值;其他损失。

高频

操作风险特征

操作风险特征

①具体性;

②分散性;

③差异性;

④复杂性;

⑤内生性;

⑥转化性。

高频

操作风险分类

操作风险分类

基于损失发生原因的分类

人员因素:职员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等。

内部流程:流程不健全、流程执行失败、控制和报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担保品管理不当、产品服务缺陷、泄密、与客户纠纷等。

系统缺陷: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不完善。

外部事件:外部欺诈、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责等。

基于损失事件类型的分类

内部欺诈事件:指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的损失事件。

外部欺诈事件:指第三方故意骗取、盗用、抢劫财产、伪造要件、攻击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或逃避法律监管导致的损失事件。

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指违反就业、健康或安全方面的法律或协议,个人工伤赔付或者因歧视及差别待遇导致的损失事件。

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指因未按有关规定造成未对特定客户履行分内义务或产品性质或设计缺陷导致的损失事件。

实物资产的损坏:指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如恐怖袭击)导致实物资产丢失或毁坏的损失事件。

信息科技系统事件:指因信息科技系统生产运行、应用开发、安全管理以及由于软件产品、硬件设备、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因素,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办理业务或系统速度异常所导致的损失事件。

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指因交易处理或流程管理失败,以及与交易对手方、外部供应商及销售商发生纠纷导致的损失事件。

基于损失形态的分类

法律成本;监管罚没;资产损失;对外赔偿;追索失败;账面减值;其他损失。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