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银行从业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银行从业
授课老师:李开源
所属科目:初级风险管理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第七节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
所属版本: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介绍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

信息技术治理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履行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商业银行应设立首席信息官,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决策。

应设立或指派一个特定部门负责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并直接向首席信息官或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

应在内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岗位。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制定符合银行总体业务规划的信息科技战略、信息科技运行计划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计划;

商业银行应制定全面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应制定持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

商业银行应依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评估结果,实施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应建立持续的信息科技风险计量和监测机制。

信息安全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负责建立和实施信息分类和保护体系,商业银行应使所有员工都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组织提供必要的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其职责范围内的信息保护流程。

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

应认识到信息科技项目相关的风险;

应采取适当的系统开发方法,控制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应制定相关控制信息系统变更的制度和流程,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

应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标准和流程;

应建立并完善有效的问题管理流程;

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控制系统升级过程。

信息科技运行

在选择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威胁。

应严格控制第三方人员(如服务供应商)进入安全区域,如确需进入应得到适当的批准,其活动也应受到监控;针对长期或临时聘用的技术人员和承包商,尤其是从事敏感性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制定严格的审查程序,包括身份验证和背景调查。

应将信息科技运行与系统开发和维护分离,确保信息科技部门内部的岗位制约;对数据中心的岗位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保存交易记录,采取必要的程序和技术,确保存档数据的完整性,满足安全保存和可恢复要求。

应制定详尽的信息科技运行操作说明。

应建立事故管理及处置机制,及时响应信息系统运行事故,逐级向相关的信息科技管理人员报告事故的发生,并进行记录、分析和跟踪,直到完成彻底的处置和根本原因分析。商业银行应建立服务台,为用户提供相关技术问题的在线支持,并将问题提交给相关信息科技部门进行调查和解决。

应建立服务水平管理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对信息科技运行服务水平进行考核。

应建立连续监控信息系统性能的相关程序,及时、完整地报告例外情况;该程序应提供预警功能,在例外情况对系统性能造成影响前对其进行识别和修正。

应制定容量规划,以适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业务发展和交易量增长。容量规划应涵盖生产系统、备份系统及相关设备。

应及时进行维护和适当的系统升级,以确保与技术相关服务的连续可用性,并完整保存记录(包括疑似和实际的故障、预防性和补救性维护记录) ,以确保有效维护设备和设施。

⑪应制定有效的变更管理流程,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业务连续性管理

应评估因意外事件导致其业务运行中断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应采取系统恢复和双机热备处理等措施降低业务中断的可能性,并通过应急安排和保险等方式降低影响。

应建立维持其运营连续性策略的文档,并制定对策略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沟通的计划。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年度应急演练结果应由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或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确认。

内外部审计

(1)至少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内部审计。

(2)内部信息科技审计和责任:制定、实施和调整审计计划;检查和评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和内控机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整改意见;检查整改意见是否得到落实;执行信息科技专项审计。

(3)商业银行可以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信息科技外部审计。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7 11:02:38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考点试题

多选题 1.商业银行应根据()决定信息科技内部审计范围和频率。
A . 业务性质
B . 规模
C . 复杂程度
D . 信息科技应用情况
E . 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结果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内部审计方面,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信息科技应用情况,以及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结果,决定信息科技内部审计范围和频率。

单选题 2.以下管理要素中,不属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要素的是()
A . 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参与信息科技管理工作
B . 检查信息科技预算的使用情况
C . 设立一位高级管理员负责信息科技的决策
D . 董事会履行的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33网校独家解析】商业银行应在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履行信息科技管理职责,同时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并且应设立首席信息官,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决策。另外,应设立或指派一个特定部门负责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并直接向首席信息官或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最后,应在内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岗位。
【考查考点】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 >>第七节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250~257

判断题 3.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全行统一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措施,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应急计划。(  )
A .
B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规划,以确保在出现无法预见的中断时,系统仍能持续运行并提供服务。

多选题 4.商业银行应有能力对信息系统进行(  ),制定制度和流程,管理信息科技项目的优先排序、立项、审批和控制。
A . 需求分析
B . 开发
C . 采购
D . 维护
E . 升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商业银行应有能力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采购、开发、测试、部署、维护、升级和报废,制定制度和流程,管理信息科技项目的优先排序、立项、审批和控制。

单选题 5.信息科技风险特征不包括(   )
A . 隐蔽性强
B . 突发性强
C . 影响范围广
D . 后果一般可控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信息科技风险特征: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应急处置难度大、影响范围广,后果具有灾难性

大咖讲解: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框架

李开源
银行从业
互联网金融硕士,高级金融讲师,上海财经广播特约评论嘉宾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信息科技风险定义和特征

信息科技风险定义和特征

(1)定义: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2)特征: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应急处置难度大;影响范围广,后果具有灾难性。

高频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2023新增)

信息科技外包:指商业银行将原本由自身负责处理的信息科技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处理的行为。

商业银行在实施信息科技外包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①不得将信息科技管理责任、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外包;

②以不妨碍核心能力建设、积极掌握关键技术为导向;

③保持外包风险、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④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⑤强调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

⑥持续改进外包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

治理

准入

监控评价

风险管理

(1)组织和职责

(2)外包战略

(3)外包禁止

(4)外包分类

(5)服务提供商管理策略与外包分级管理

(6)退出策略

(1)准入前评估

(2)尽职调查

(3)合同

(1)外包过程监控

(2)服务监控及评价

(3)效能和质量监控

(4)服务提供商经营监控

(5)异常纠正

(6)关联外包评价

(7)外包终止

(1)外包风险识别与评估

(2)业务连续性管理

(3)信息安全管理

(4)集中度风险管理

(5)非驻场外包实地检查

(7)年度风险评估和审计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