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一级消防工程师 /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一级消防工程师
所属科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第九章 干粉灭火系统(1~2分)/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所属版本:2025

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

一、干粉灭火系统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1、系统分类

分类方式

系统类型

按应用方式

全淹没灭火系统、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按系统组成

管网式灭火系统、预制灭火装置

按系统保护情况

组合分配系统、单元独立系统

按驱动气体储存方式

贮气瓶型系统、贮压型系统、燃气驱动型系统

2、系统组成

干粉灭火系统由干粉灭火设备和自动报警、控制两大部分组成。前者由干粉储存容器及其配件、驱动气体储瓶、驱动气体储瓶、集流管、连接管、安全泄放装置、减压阀、过滤器、输粉管路、干粉喷嘴或干粉炮、干粉喷枪等构成;后者由火灾探测器、信号反馈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3、系统工作原理

管网式灭火系统。当启动机构接收到控制盘的启动信号后动作,通过启动机构开启驱动气体储瓶的瓶头阀,高压驱动气体进入减压器,经减压后,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进入干粉储存容器,搅动干粉储存容器中干粉灭火剂,使干粉储存容器中干粉灭火剂疏松形成粉-气混合流,同时使干粉储存容器内的压力快速升高。当干粉储存容器内的压力升到规定的数值时,定压动作机构开始动作,打开干粉储存容器出口的总阀门(一些装置无出口总阀门,主要是通过膜片密封干粉储存容器的出口,当干粉储存容器内的压力升到规定的数值时,膜片破裂释放干粉灭火剂),并根据控制盘的指令打开通向防护区或着火对象的选择阀。干粉灭火剂被气体带动,经过总阀门、选择阀、输粉管输送到喷放组件,把干粉灭火剂喷向着火对象实施灭火。

二、干粉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

(一)干粉灭火剂的类型

灭火剂类型

内容

普通干粉灭火剂

以碳酸氢钠为基料的钠盐干粉灭火剂(小苏打干粉);以碳酸氢钾为基料的紫钾干粉灭火剂;以氯化钾为基料的超级钾盐干粉灭火剂;以硫酸钾为基料的钾盐干粉灭火剂;以碳酸氢钠和钾盐为基料的混合型干粉灭火剂;以尿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的反应物为基料的氨基干粉灭火剂(毛耐克斯Monnex干粉)

多用途干粉灭火剂

以磷酸盐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以磷酸铵和硫酸铵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以聚磷酸铵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专用干粉灭火剂

石墨类:在石墨内添加流动促进剂。氯化钠类:氯化钠广泛用于制作D类干粉灭火剂,选择不同的添加剂用于不同的灭火对象。碳酸氢钠类:碳酸氢钠是制作BC干粉灭火剂的主要原料,添加某些结壳物料也可制作D类干粉灭火剂。

(二)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机理

1.化学抑制作用

当大量的粉末以雾状形式喷向火焰时,火焰中的自由基被大量吸附和转化,使自由基数量急剧减少,致使燃烧反应链中断,最终使火焰熄灭。

2.隔离作用

特别当粉末覆盖达到一定厚度时,还可以起到防止复燃的作用。

3.冷却与窒息作用

干粉灭火剂的基料在火焰高温作用下,将会发生一系列分解反应,钠盐和钾盐干粉在燃烧区吸收部分热量,并放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起到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磷酸盐等化合物还具有导致炭化的作用,它附着于着火固体表面可炭化,碳化物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使燃烧过程变得缓慢,使火焰的温度降低。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0:52:10

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考点试题

单选题 1.下列火灾中,不适合采用干粉进行灭火的是(  )。
A .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B . 易燃液体火灾
C . 带电设备火灾
D . 可燃固体深位火灾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47
 1.0.4干粉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2.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
 3.可燃固体表面火灾。
 4.带电设备火灾
所以应选择D,ABC适用,不选。

单选题 2.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宜采用( )干粉灭火剂。
A . 碳酸氢钠
B . 磷酸铵盐
C . 氯化钠
D . 硫酸钾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第3.1.5条规定,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宜采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可燃固体表面火灾应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 3.干粉灭火系统的驱动气体应选用惰性气体,并宜选用(  )。
A . 氮气
B . 压缩空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氩气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驱动气体应选用惰性气体,宜选用氮气;二氧化碳含水率不应大于0.015% (m/m),其他气体含水率不得大于0.006%(m/m);驱动压力不得大于干粉储存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单选题 4.干粉灭火系统根据其应用方式、系统保护情况、驱动气体储存方式等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下列属于按应用方式分类的是( )。
A . 全淹没干粉灭火系统
B . 预制型干粉灭火系统
C . 组合分配系统
D . 储气式干粉灭火系统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3.1.1,干粉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应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扑救具体保护对象的火灾应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本题答案为A。
B选项"预制型"属于按系统组成分类。
C选项"组合分配"属于按系统保护情况分类。
D选项"储气式"属于按驱动气体储存方式分类。

单选题 5.干粉灭火系统由干粉灭火设备和自动控制两大部分组成,下列属于自动控制组成部分的是( )。
A . 干粉储存容器
B . 驱动气体瓶组
C . 信号反馈装置
D . 减压阀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干粉灭火系统由干粉灭火设备和自动控制两大部分组成。前者由干粉储存容器、驱动气体瓶组、启动气体瓶组、减压阀、管道及喷嘴组成;后者由火灾探测器、信号反馈装置、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本题答案为C。

大咖讲解:系统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黄明峰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主要从事一级消防工程师、中级安全工程师等考试培训。
查看老师课程
程一波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吉林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与管理项目相关负责人。
查看老师课程
程一波..
一级消防工程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系统设计及主要组件的设置

一、系统设计要求

(一)一般规定

项目

具体内容

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

1.在系统动作时防护区不能关闭的开口应位于防护区内高于楼地板面的位置,其总面积应小于或等于该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15%;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

2.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力不宜小于1200Pa。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大于2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在喷头和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超过8个。当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超过5个时,或者在喷放后48h内不能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时,灭火剂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系统类型

具体内容

全淹没灭火系统

1.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剂设计浓度不得小于0.65kg/m3,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大于30s。

2.防护区应设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1.对于室外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干粉持续喷放时间不应小于60s;

2.对于有复燃危险的室内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干粉持续喷放时间不应小于60s;对于其他室内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干粉持续喷放时间不应小于30s。

预制灭火装置

 

1.灭火剂储存量不得大于150kg。

2.管道长度不得大于20m。

3.工作压力不得大于2.5MPa。

4.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宜用一套预制灭火装置保护。

5.用于保护同一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多套干粉灭火系统应能在灭火时同时启动,相互间的动作响应时差应小于或等于2s。

 二、主要组件设置要求

系统组件

具体内容

储存装置

1.干粉储存容器设计压力可取1.6MPa或2.5MPa压力级;其干粉灭火剂的装量系数不应大于0.85,其增压时间不应大于30s。

2.驱动气体应选用惰性气体,宜选用氮气;驱动压力不得大于干粉储存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驱动气体应选用惰性气体,宜选用氮气;二氧化碳含水率不应大于0.015% (m/m),其他气体含水率不得大于0.006%(m/m);驱动压力不得大于干粉储存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3.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宜避免阳光直射。其环境温度应为-20~50℃。

4.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装置间内,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选择阀和喷头

 

1.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应设一个选择阀。

2.选择阀应采用快开型阀门,其公称直径应与连接管道的公称直径相等。

3.选择阀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液动驱动方式,并应有机械应急操作方式。阀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干粉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

4.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输出容器阀动作之前打开。

5.喷头的单孔直径不得小于6mm。

管道及附件

 

1.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2.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沟槽(卡箍)或法兰连接。

3.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取工作压力的(115±5)% 。

4.在通向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置压力信号器或流量信号器。

三、系统操作与控制

干粉灭火系统启动方式可分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方式,用于经常有人停留场所的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应具有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的启动方式,其他情况的全淹没和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均应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的启动方式。

添加一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一级消防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