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物质资料生产的绿色转型正加速推进。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重点行业单位产值碳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28%,印证了生产要素绿色升级对低碳发展的显著成效。
劳动者绿色技能升级催生碳管理新业态。某省建立的碳排放管理员培训体系年均培养2.3万名专业人才,助力钢铁企业实现工序级碳排管控。宁德时代通过电池回收技术团队攻关,使锂回收率达99.3%,形成闭环生产模式,验证人力资本对绿色转型的支撑作用。
劳动资料低碳化改造重塑产业竞争力。某水泥企业投入碳捕捉设备后,单位熟料碳排放量下降45%。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提升至48.8%,印证技术装备革新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决定性影响。
劳动对象循环化利用构建产业生态链。再生铝行业每年减少铝土矿开采量超5000万吨,综合能耗仅为原生铝的5%。某纺织企业开发的废旧聚酯瓶片再生技术,使万吨级产能年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展现资源循环的经济价值。
要素整合效应持续显现:当清洁生产工艺普及率突破60%,行业碳排放强度可下降32%;碳市场交易机制使企业减排成本降低18%。典型案例显示,某新能源汽车制造集群通过要素重组,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43%,单位产值能耗下降29%,为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绿色转型中的新内涵提供了实践样本。这种生产方式的深度变革,正在构建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新发展格局。
科目:初级经济基础知识
考点:(一)物质资料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