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初级经济师 /(一)数据的分组

(一)数据的分组

(一)数据的分组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一)数据的分组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初级经济师
授课老师:孙墨
所属科目:初级经济基础知识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二十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数据的分组
所属版本:

(一)数据的分组介绍

数据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别。分组后再计算出各组中出现的次数或频数,形成一张频数分布表。

1、单变量值分组

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

2、组距分组

组距分组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1)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是:

①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②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③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2)确定各组组距。

  组距是每组观察值的最大差,即每组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差。

  在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极差/组数

(3)确定组限。

(4)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8 13:48:30

(一)数据的分组考点试题

单选题 1.一组数据分为“150~350”“350~550”“550~750”“750~950”四组,按统计分组时习惯规定,550这一数值应计算在( )这一组中。
A . “150~350”
B . “350~550”
C . “550~750”
D . “750~950”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单选题 2.在组距分组中,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
A . 组距=(上限值-下限值)÷2
B . 组中值=(上限值-下限值)÷2
C . 组中值=(上限值+下限值)÷2
D . 组限=组中值÷2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组距=极差÷组数;组中值=(上限值+下限值)÷2。

单选题 3.将一批数据进行分组,各组的组限依次是“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按统计分组的规定,140这一数值( )。
A . 不计算在任何一组
B . 分在“140-150”这一组中
C . 分在“130-140”这一组中
D . 分在“130-140”或“140-150”中均可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单选题 4.关于等距分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组距=极差x组数
B . 组距=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
C . 组距与组数成正比
D . 为解决“不重”,在所分的全部组别中每项数据都能分在其中的一组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组距=极差/组数,故选项A错误;组距与组数成反比,故选项C错误;为解决“不漏”,在所分的全部组别中每项数据都能分在其中的一组,不能遗漏,故选项D错误。

单选题 5.一组数据分为“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五组,按统计分组时习惯规定,400这一数值应计算在(  )这一组中。
A . “200~300”
B . “300~400”
C . “400~500”
D . “500~600”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分组的方法。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大咖讲解:(一)数据的分组

葛广宇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查看老师课程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经济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