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考前网上辅导课程最新出炉,全面招生中,本次辅导将全部采用视频授课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学员,考生可以随时报名参加学习,由资深老师讲解,权威专家进行24小时免费在线答疑,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通过答疑室留言与专家探讨学习。欲报从速!
  3、新中国成立前的劳动立法的种类:  
  中国早期领导的劳动立法运动 
  北洋军阀政府的劳动立法 
  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劳动立法 
  4、我国劳动法的相关年限 
  (1949.10-1957)年初步建立时期;(1958-1965)年初步发展时期;1978年12月DXP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1981年的相关文件《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对公民的劳动权、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社会报险都规定基本原则;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认真执行改革劳动制度几个规定的通知》是国家加快劳动制度改革的标志;1987年的相关规定《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3年7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劳动部立法文件《劳动监察规定》诞生;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诞生,自1995年1月1日执行;1994年10月8日至12月26日又出台17个配套规章为劳动法的发展标志;1998年成立劳动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劳动行政法规 
  5、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宗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核心:调整劳动关系 
  重点:确定劳动标准 
  6、劳动保障部成立后立法的特点: 
  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出台一系列涉及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劳动行政法规
  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日益健全。 
  用以规范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执法行为的有关条例和规定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建设中得到重视。 
  四、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2、宪法对劳动者保护的权利有:劳动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职业培训权、物质帮助权、企业民主管理权等。 
  3、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 
  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基本保护 
  4、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双重价值取向;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 
  五、劳动法律关系 
  1、劳动法律关系的定义: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首先,两者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 
  其次,两者的内容和效力不同。 
  3、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力)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
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宝典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大人力资源频道
点击进入:考试大人力资源管理师网校课堂
希望与其他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人力资源考试论坛>>>
                    
                     
                    

